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按照中央、省关于稳增长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市委“三大战略”,全力保稳、求进、攻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工业经济好于相近地市,海关出口增速远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同时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模式调整方面呈现新变化。但也面临投资和消费相对疲软,经济继续回升动力不足等问题。第四季度,全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完成年度目标仍需多方努力。
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三大产业总体稳定:农业基础稳固,工业快于国内相近地市,三产稳中有进
1.农业经济平稳发展。1-9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24亿元,增长2.7%,高于年度考核目标。一是粮食生产保持平稳。春夏合计粮食产量31.25万吨,其中,早稻总产20.06万吨。二是主要农产品稳步增长。1-9月,全市水果产量14.67万吨,增长6.0%;茶叶产量4.6吨,增长5.1%;水产品总产量68.91万吨,增长2.4%;食用菌产量4.89万吨,增长5.5%。三是水利项目建设顺利推进。1-9月,全市17个重大水利项目完成投资22.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87.5%;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2万亩。
2.工业增速快于国内相近地市。1-9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50.33亿元,增长12.0%,增速高于苏州、无锡、唐山等地水平。一是主要先行指标表现趋好。1-9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公路周转量分别增长5.9%和17.1%,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3和0.6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保持较高增速,增长16.4%,比去年同期高17.2个百分点。二是行业增长面保持稳定。从37个行业运行态势看,1-9月有34个行业增速保持增长,增长面为92%,稳定在较高水平(1-8月92%,1-7月89%,1-6月87%,1-3月84%,1-2月81%)。三是龙头企业实现较快增长。291家市级龙头企业实现产值2860.67亿元,增长17.3%,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四是存量企业支撑有力。4053家存量企业拉动规模工业产值现价增长9.6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稳中有进。一是“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顺利推进。1-9月,43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1.7%。二是行业出现分化。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涨跌互现,1-9月金融存贷款余额、房地产销售面积、电信业务总量等相关指标出现回落,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他行业小幅回升带来正效应。①交通运输业有所提速。1-9月公路、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幅分别比1-8月提高0.6和0.5个百分点。②房地产业喜忧互现。房地产投资增速环比有所加快,但销售面积继续下滑,1-9月同比下降12.2%,降幅比1-8月扩大4个百分点。③金融业持续回落。至9月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9.8%,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分别比8月末回落2.2和0.6个百分点,致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幅比1-8月回落0.7个百分点。④商贸流通业虽有所波动,但总体平稳。在出口较快增长影响下,批发业销售额增长较快,1-9月增长29.4%,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4.9%,比1-8月提升0.3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增长5.5%,餐饮业营业额12.9%,比1-8月提升0.3个百分点。⑤电信业务总量增幅比1-8月回落0.7个百分点。⑥邮政业务总量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项指标1-9月增速比1-8月有所提高。
(二)三大需求走势分化:呈现出投资趋稳、消费趋缓、出口趋暖的态势
1.投资止跌趋稳。1-9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2.71亿元,增长18.0%,比上半年回落2.9个百分点,比1-8月回升0.5个百分点。一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1-9月,项目完成投资1549.18亿元,增长13.4%,增幅回落幅度收窄。320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3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7.6%;新开工项目97个,完成年度新开工目标的97%;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项目34个,完成年度竣工目标的34%;11个预备项目完成前期工作,提前开工建设。二是第三产业投资明显加快。1-9月,全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51.58亿元,增长3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6%,增幅比1-8月提高7.3个百分点;得益于新增项目和大项目增多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环比有所加快,1-9月增长32.8%,比上半年提高6.8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3个百分点。三是项目对接储备取得新成效。新批(含增资)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项目 55个,在谈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68个;第四届民企对接会签约项目174项,总投资1302亿元;粤港澳产业链对接恳谈会上成功对接、洽谈62个项目;成功召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双向对接会,促成9家企业与军方签署合作协议。
2.消费走势趋缓。由于前几年对大宗消费的市场需求已经释放得比较充分,加上今年以来房地产的不景气,居民消费欲望有所降低,尤其是汽车、家电、家装建材等消费增幅持续回落,加上住宿餐饮业调整转型见效缓慢,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乏力、走势趋缓。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零售额1513.86亿元,增长12.6%,增幅与上半年持平,比1-8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627.61亿元,增长18.4%,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比1-8月回落0.4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统计中,用品类增长13.6%,比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比1-8月回落0.5个百分点。网购、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增势明显,网上销售快速增长成为消费亮点,1-9月限上企业网上销售增长161.5%。
3.出口逆势趋暖。在全国、全省出口相对缓慢情况下,我市出口保持较高增长水平。1-9月全市海关出口总额136.58亿美元,增长16.7%,高于上半年,分别比全省、全国高12.1个和15.4个百分点。一是重点产业支撑效应明显。1-9月,纺织鞋服出口84.25亿美元,增长21.2%,拉动外贸出口增长12.6个百分点。二是重点市场总体稳定。欧盟、美国市场增长明显,分别增长28.7%和17.0%;对中东市场出口增长40.8%;对非洲、大洋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6.1%、29.9%和18.8%。三是重点企业增长势头较好。全市出口前100位重点企业出口64.93亿美元,增长22.9%,拉动外贸出口增长10.3个百分点。
(三)三项质量指标总体向好:结构优化,效益平稳,价格温和。
1.结构调整呈现向好态势。一是工业结构呈现新变化,增量促转型成效初现。重工业发展实现逆转,1-9月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2%,增速比1-8月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轻工业增速3.4个百分点。二是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除了三产投资增速快,占比提高以外,还有两个特点:①民间资本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更加凸显,发展活力更加突出。1-9月民营投资增长25.9%,增幅比全部投资高7.9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达73.3%,占比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②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投资增速。1-9月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27.2%、48.4%和115.7%,远高于工业投资平均增速。
2.企业政府居民三方收入平稳增长。1-8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6.8%,增速比前期有所回落,但依然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南平,企业盈利水平总体稳定,支撑企业所得税增长16.6%,有力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平稳增长。1-9月,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达509.74亿元,增长9.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8.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3.35亿元,增长11.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月,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7212元,增长9.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236元,增长10.6%。
3.市场价格运行温和。一是1-9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处于较温和水平。八大类价格同比指数呈“七升一降”,涨幅最高为食品类上涨4.0%,其他涨幅较为温和,“一降”为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7%,可以看出价格运行基本稳定。二是反映工业产品需求的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企稳。近期受铁矿石、石油和钢材价格影响,9月同比指数98.5%,降幅比上月有所扩大,但1-9月同比指数为99.5%,降幅处于全省次低水平,比一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