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泉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泉州市统计局 时间:2017-05-05 15:49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今年一季度,泉州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去年第三季度以来由稳趋升、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去年同期,开局比较顺利,全市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正逐步巩固 

  一、生产领域:规模扩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4.92亿元,增长8.7%,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提高1.0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5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907.35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611.02亿元,增长11.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9:59.1:39.0调整为1.7:58.7:39.6 

  (一)农业生产平稳,五大行业产值全面增长 

  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43亿元,增长1.4%,增速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情况看,农业产值9.17亿元,增长0.9%,增速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林业产值0.69亿元,增长15.6%,增速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牧业产值16.97亿元,增长1.4%,增速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渔业产值21.57亿元,增长1.0%,增速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3亿元,增长4.8%,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企稳向好,新动能培育初显成效 

  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52.45亿元,增长7.6%,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提高0.40.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3.26亿元,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提高0.60.5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增速趋于均衡,新动能培育初显成效。去年增长较慢的纺织鞋服、石油化工、工艺制品、纸业印刷业,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8.7%8.8%10.4%,同比加快2~3个百分点左右,而原来增长较快的机械装备、建材家居和食品饮料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放缓,分别增长8.1%7.6%6.0%,同比分别放缓4.10.84.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长显著加快,高技术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8.9%,增速同比分别提高13.334.5个百分点。龙头企业产值实现恢复性增长。在联合石化、中化、三安钢铁、恒安、九牧、百宏聚纤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市292家规上工业龙头企业完成产值1154.41亿元,现价增速由上年同期的下降2.7%转为增长16.0%。制造企业规模优势趋于明显,从分产值段看,基本呈现规模越大增速越快的态势,全市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由上年同期的571家增至644家,产值现价增长20.8%,特别是10亿元以上企业产值现价增长25.7%,增速远高于亿元以下企业。工业相关指标增速回升。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提高6.36.2个百分点。PPI累计同比上涨4.5%,涨幅比1-2月扩大0.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扩大5.8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增长14.6%,增速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增长12.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26.4%,同比提高25.5个百分点;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1.4%13.2%,同比分别提高1217.2个百分点。④企业预期好转。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下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乐观的企业占28.8%,比本季度(27.4%)高1.4个百分点;预计下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达31.2%,比本季度(28.5%)高2.7个百分点。本季度企业产能发挥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的达90.4%,比上季度(88.5%)高1.9个百分点。 

  (三)现代服务业规模扩大,三产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季度,全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611.02亿元,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提高2.51.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达48.1%,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同比多拉动1.0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5%左右。①其他服务业支撑作用突出。全市其他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43.16亿元,增长18.6%,对三产增长贡献达36.4%,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0个百分点。一是财政八项支出增长30.3%,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二是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1.4%,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三是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2.2%,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四是旅游业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618.38万人次,增长14.9%,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6亿元,增长15.7%。②批发零售业稳步回升。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2.67亿元,增长12.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提高5.95.2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达28%,拉动三产增长3.1个百分点。③房地产业拉动有力。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96.17亿元,增长15.0%,增速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达19.9%,拉动三产增长2.2个百分点。④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加快发展。在“互联网+”经济带动下,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加快发展,完成增加值106.17亿元,增长5.4%,增速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海陆空货运量增速同比均大幅提高,1-2月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6.7%,比全省高6.1个百分点。⑤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落,一季度分别增长2.5%4.2%,增速同比分别回落0.38.2个百分点。 

  二、需求领域:投资稳中趋升,消费稳中趋缓,外需仍较低迷 

  (一)投资需求稳步加快,工业投资明显回升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7.85亿元,增长15.6%,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提高7.65.6个百分点。①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工业投资291.4亿元,增速由上年同期的3.0%提高至39.6%,比上年全年提高20.5个百分点。主导产业投资增长迅速,纺织鞋服产业投资增长57.6%,石油化工产业投资增长86%,机械装备产业投资增长27.5%(其中在晋华集成电路等大项目带动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9%)。②民间投资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民间投资515.18亿元,增长17.5%,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表明我市民营企业投资信心逐步增强。③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97.26亿元,增长14.2%,增速虽比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但比1-2月提高6个百分点。④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商品房销售持续火热。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26.19亿元,下降21.2%,降幅比1-2月收窄5.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58.29万平方米、增长53%,销售额190.53亿元、增长65%,增速同比分别提高23.432.1个百分点,实现量价齐升。⑤第三产业投资缓慢回升。全市第三产业投资444.08亿元,增长5.5%,增速分别比1-2月和上年全年回升5.30.5个百分点。 

  (二)消费需求稳中趋缓,消费升级类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15亿元,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3个百分点。①住房相关商品销售形势较好。1-3月,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50.5%,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增长27.3%,分别高于限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平均增速3633.510.3个百分点。②汽车销售增长稳步回升。全市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零售额78.86亿元,增长11.2%,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加快10.85.3个百分点。③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全市限上商业企业网上零售额33.34亿元,增长67.9%,高出全市限上商业企业零售额平均增幅50.9个百分点。 

  (三)外经贸仍较低迷,对外出口持续下降 

  一季度,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14亿美元,增长2.9%,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回落3.10.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总额1.43亿美元,同比下降71.2%,降幅同比扩大25.4个百分点。 

  1-2月,全市出口商品总额143亿元,同比下降9.7%,降幅同比扩大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9位。从出口市场看,六大洲中仅对拉美洲出口保持正增长,对其他五大洲出口均下降,其中出口份额占比前三的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市场出口额分别下降10.4%10.4%4.9%。从分地区出口情况看,13个县(市、区)中10个县(市、区)出口下降,仅德化、泉港、丰泽等3个县区保持正增长,分别增长5.5%3.5%2.9%。从主要商品出口情况看,我市主导产业出口仍较低迷,食品饮料出口下降10.3%,皮革制品及箱包出口下降9.2%,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下降15.8%,鞋帽伞、羽毛品出口下降17.7%,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出口下降29.1% 

  三、民生领域: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物价稳定 

  (一)企业效益好转,两金占比回落 

  1-2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7.4%,利润总额增长25.5%,增幅均高于去年10个百分点以上;企业亏损面全省最低,仅为3.6%,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8个百分点;两金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由上年的37.6%降至34.6%。一季度工业企业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本季度资金紧张的企业由上季度的23.7%降至18.9% 

  (二)财政持续增收,民生保障有力 

  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2.89亿元、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亿元、增长10.2%,增速同比分别提高12.54.7个百分点。①税性收入比重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88.86亿元,增长20.8%,税性比重由上年的75.5%提高至84.6%。从主要税种看,受营改增、企业年度利润结算、年终奖集中发放、房地产销售增加等因素影响,四大税种三升一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56.4%53.5%100.4%,营业税下降99.7%。从行业支撑看,一是制造业由负转正,实现税收90.9亿元、增长0.3%(去年一季度、全年增幅分别为-8%-16.3%),增收主要来自成品油行业(增收3.79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57亿元)、设备制造业(0.44亿元)。二是房地产税收同比大幅增长,实现税收37.2亿元、增长42.6%。②非税收入减少明显。全市非税收入16.14亿元,下降25.7%,增速同比回落33.2个百分点。③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提升,民生保障有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42亿元,增长28.5%,增速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就业、卫生计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八项民生支出126.54亿元,增长30.3%,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9% 

  (三)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0.9%。一季度,全市CPI累计同比上涨0.8%,涨幅比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看,呈“七升一降”态势,食品类消费品价格下降4.6%,非食品类价格全面上涨,同比平均上涨2.2%。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2.5%,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升至1.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4.4%,医疗保健类上涨0.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7.9% 

  执笔:陈雪珍 

  核稿:黄灿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