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知识
净产值和增加值有什么区别?
发布日期:2014-05-08
浏览:
次
保护视力色:
【字体:
大
中
小
】
净产值是旧核算体系使用衡量社会生产活动的总量指标。增加值是新核算体系使用的衡量社会生产活动的总量指标。净产值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它是总产值在扣除了物质消耗以后的剩余部分。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和商业饮食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之和就是国民收入生产额。
净产值可用两种方法计算:A生产法,是从总产值中减去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物质消耗)以后而得到净产值;B分配法,是根据净产值各构成要素即工资、职工福利基金、利润、税金、利息及其他不属于物质消耗的货币支出相加得到。
增加值是各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常住单位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超过生产中所消耗的中间投入价值后的差额部分。国民经济中各生产单位的增加值总和即为国内生产总值。用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用分配法计算,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项之和。
例如,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净产值在计算口径上都是以价值量反映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成果。但有区别,工业增加值包括折旧,工业净产值不包括;工业增加值不包括支付给其他部门的劳务价值,工业净产值包括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价值;工业增加值不包括利息支出,工业净产值包括。
随着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全面过渡,我国现行统计方法逐步与国际接轨,增加值指标取代了净产值指标。
作者:市局 来源:福建省统计局
上一篇:
“百分数”与“百分点”
2014-05-15
下一篇:
总产值与总产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014-04-25
【打印此页】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