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已进入大规模“两员”培训准备阶段,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和市农普领导小组的要求,市级综合业务培训于10月24日至28日开班。此次培训为期一周,分两期进行,来自鲤城、丰泽、洛江、泉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以及台商投资区的县、乡两级420多位普查指导员参加了培训。参加本次培训的指导员,回去后还要面向基层开展培训,肩负着对村一级普查员的指导任务,既要当好“学员”,还要当好“老师”。预计到11月底,市、县两级培训指导员、普查员总人数将达到17800人。
按照“统一组织、各级负责、下培两级”的原则,农业普查综合业务培训内容包括普查实施方案,普查工作细则和流程,普查表填报说明、指标解释、数据审核、质量控制、填表规范、调查技巧、数据处理方案、数据审核上报、PDA应用操作和管理等内容。通过培训,使普查机构工作人员了解普查实施方案内容和具体组织实施方法,使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掌握普查知识和PDA操作使用,掌握清查摸底、入户访问、PDA采集、数据审核和上报等普查全过程工作技能。
举办“三农普”培训班是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重要环节,建立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精湛的普查队伍,对普查能否顺利推进、普查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对此,市农普办主任、泉州市统计局副局长李植聪表示,针对第三次农业普查呈现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做好培训是普查队伍建设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普查的成功与否。
1、任务重:要对全市所有的农业经营户、农户经营单位、建制村和乡镇进行全面调查,涉及近160个乡镇(街道)、2356个村(居)委会、近150万户农户(包括规模农业经营户)、近4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从各县(市、区)基本单位名录库概略数),普查要查清我市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共设6张普查登记表、670多个指标。
2、难度大:与前两次农业普查相比,这次普查首次利用无人机航测、手持智能终端(PDA)和互联网直报等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和处理农业普查数据。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提高普查工作效率的同时,对普查的组织实施、人员素质、软硬件设施和信息安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
3、要求高: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摸清经济底数,充分反映近年来我市三农发展最新成果和存在问题,对各级政府科学决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流转、精准扶贫、农民生活状况、生产模式的变化、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等,在普查表中都有所体现、有所涉及。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农业普查作为政府行为和法定任务,我市的农业普查机构由14个部门组成,各部门都有相关的职责与主体责任,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级负责的原则推进此项工作,普查的过程及结果要达到共建共享的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