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五)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和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
职工工资总额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其他工资。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
职工平均工资 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在调查期内居民获得的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和财产性净收入等四个部分。
居民消费支出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个大类。
其中,居住支出中包括房租、水电燃料等支出以及自有住房折算租金。
恩格尔系数 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生活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 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基尼系数 是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基尼系数是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的,等于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同绝对平均线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之比。基尼系数等于0时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等于1时收入不平均,介于0.2和0.6之间为合理范围,小于0.2时过分平均化,大于0.6时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