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我市GDP增长13.5% 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发布日期:2012-02-23浏览:保护视力色:【字体:
 

2011年,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项目带动、转变提升、和谐进步、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克服通胀预期较强、银根收紧、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年度预期目标。2011年我市GDP总量突破4000亿元,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GDP增速达到13.5%,超过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12.5%1个百分点,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GDP运行呈现如下特点:

(一)经济总量连续13年居全省首位

2011年泉州市生产总值完成4270.89亿元,总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13年居全省首位。我市GDP总量比居第二位的福州(3734.78亿元)高出536.11亿元,与厦门(2535.80亿元)和漳州(1768.20亿元)的总和基本相当,比三明(1231.17亿元)、莆田(1055.03亿元)、宁德(933.71亿元)和南平(897.20亿元)的总和还高出153.78亿元。

(二)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我市人均GDP达到52245元,以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换6.4588元人民币)折合为8089美元,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12.6%。泉州人均GDP与人均收入的增长基本一致,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3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增长13.8%

(三)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6亿元,同比增长2.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7%,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668.02亿元,增长17.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拉动GDP增长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51.01亿元,增长8.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1%,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760.236.1调整为3.562.534.0

(四)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

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税收收入提供了坚实的税源基础,我市税收、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国税和地税两税收入” 494.54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国税收入完成308.13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3%;地税收入完成186.41亿元,同比增长31.6%。税收的增长直接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全年我市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500.36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增长25.0%,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1.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五)工业增加值总量连续20年居全省首位

    2011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428.82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总量连续20年居全省首位,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1.2%。工业是我市经济总量居全省首位的重要因素,我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6.9%,是全省唯一一个工业比重超五成的地市,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2.2个百分点,我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已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064.70亿元。2011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7.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9%,拉动GDP增长9.4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市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六)建筑业增速居各行业首位

201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建筑企业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市场,生产经营保持较快发展,建筑生产规模扩大。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扩大,全市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1045.77亿元,增长46.3%,施工项目个数达到178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154个,增长40.4%。投资总额和施工项目的全面增长推动了建筑企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39.2亿元,同比增长19.2%,增幅居各行业首位。

(七)第三产业增速提升

2011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2%,增幅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5.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4.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从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相关指标看,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3.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5.6%,比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2.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15.7%,比上年回落8.3个百分点;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增长23.3%,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2.2%,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服务业支出增长26.4%,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

(八)消费需求拉动作用增强

2011年,我市消费需求拉动作用增强。从消费市场看,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424.76亿元,增长18.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增幅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4.2%。从居民消费看,我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增幅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13元,增长15.4%,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01元,增长13.6%,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从政府消费看,政府消费支出较为平稳,财政一般公共服务和文教科卫支出分别增长26.4%21.5%。同时,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略有回落,经济增长动力更加协调,2011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海关出口商品总值分别增长27.6%30.2%,比上年回落2.410.4个百分点。

(九)大部分县(市、区)GDP增幅同比提高

2011年,我市各县(市、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大部分县(市、区)GDP增幅同比提高。德化县GDP增长13.0%,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晋江市GDP增长13.6%,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鲤城区GDP增长13.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石狮市GDP增长14.2%,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惠安县GDP增长14.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台商投资区GDP增长14.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丰泽区GDP增长12.9%,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永春县GDP增长13.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南安市GDP增长14.0%,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安溪县GDP增长14.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洛江区GDP增长13.7%,增幅与上年持平。增幅最低的泉港GDP增长6.8%,增幅同比回落11.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泉港区受联合石化公司部分设备停产检修等因素的影响工业产值增幅大幅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6.8%,同比回落34.2个百分点。

                            

  执笔:郑致洲

                                                      核稿:黄灿煌


作者:市局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