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加快和深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今年1-2月,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开局,为完成全年预定目标奠定较好基础。
一、当前投资总体发展态势
(一)产业投资全面增长
今年1-2月我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94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项目投资完成126.14亿元,比增16.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3.30亿元,比增68.8%;农户投资完成6.50亿元,比增11.3%。项目、房地产和农户这三类投资分别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7%、24.6%和3.7%。从区域范围来看,台商投资区2012年被定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今年1-2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3亿元,比增78.2%,投资开发增速全市最快。
(二)农村服务业投入进一步加大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工序进一步细化,农业机械、灌溉、初加工等服务项目逐渐从生产工序中分离,独立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迅速。今年1-2月全市项目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0.65亿元,同比增长58.9%,增幅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出33.1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投资从去年同期的148万元增加到今年1-2月的1563万元,增长956.1%。
(三)工业投资进一步优化
今年1-2月全社会工业投资62.73亿元,同比增长27.8%,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35.7%,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7.2%,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0.4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呈现以下亮点:一是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今年1-2月全市项目投资中制造业投资57.51亿元,同比增长31.6%,对项目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7.7%,同比提高21.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拉动项目投资增长24.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1个行业中的22个实现投资增长,其中12个行业投资增速在50%以上。二是优势产业投资快速提升,其中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四个行业今年1-2月份分别完成投资7.23亿元、7.11亿元、2.81亿元和2.66亿元,同比增长33.4%、95.8%、504.3%和98.7%。三是投资质量明显提高,今年1-2月工业项目投资中用于增加产量的投资32.02亿元,由去年同期下降1.3%转为增长26.3%;节能降耗投资0.62亿元,由去年同期下降86.3%转为增长44.9%;三废治理投资由去年同期的15万元增加到今年1-2月的7018万元,增长了400多倍。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虽然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断加强,但对居于二、三线城市的泉州来说,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占主体,商品房价格仍未降低。同时房地产开发项目本身具有周期性特征,大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加紧动工建设,因此房地产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2月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68.8%,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34.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普通商品住宅投资较快增长。1-2月全市商品房完成投资26.02亿元,同比增长60.1%,其中别墅、高档公寓开发投资1.94亿元,同比下降6.7%,普通商品房住宅完成投资24.08亿元,同比增长69.9%,增幅高出全部商品房住宅投资9.8个百分点。
(五)大型项目投资进展进一步加快
今年1-2月全市投资规模超亿元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24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个,累计完成投资62.08亿元,同比增速由2011年年底的下降8.2%提高到增长6.9%,对全市项目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2.6%,拉动全市项目投资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的建安投资49.70亿元,比增17.1%,占全社会建安投资的36.9%。
(六)民间投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今年1-2月全市项目投资中民间投资55.07亿元,同比增长10.5%,对全市项目投资的增长贡献率达29.4%,拉动项目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占项目投资比重43.7%,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同时,全市国有投资43.75亿元,增长58.2%;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17.91亿元,增长25.8%。
二、当前投资需要关注的几点情况
(一)全市基础设施投资进度放缓
今年1-2月全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30.32亿元,同比下降32.9%,由于受到“莆永高速”、“沈海复线”等省级高速公路在泉州地区的施工段进入尾声的影响,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5.28亿元,同比下降47.6%,其中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分别下降10.5%和1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43亿元,同比下降12.3%;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业和互联网相关服务业投资0.50亿元,同比下降21.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0.11亿元,同比下降2.2%。
(二)项目投资到位资金增势相对缓慢
今年1-2月全市投资项目本年资金来源172.04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项目投资增速分别低10.7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15.24亿元,同比下降4.2%,与去年同期增长229.5%形成鲜明对比。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来源分别为10.50亿元和0.91亿元,同比下降13.9%和58.6%。支撑项目投资的自筹资金基础不够扎实,今年1-2月占自筹资金17.0%的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20.02亿元,同比下降57.1%,与去年同期的增长39.2%差距较大。
(三)民生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不足
今年1-2月全市民生社会事业投资3.54亿元,同比下降43.1%。其中除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0.92亿元,比增11.4%以外,其余均呈现下降趋势。教育投资1.13亿元,同比下降31.9%;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0.27亿元,同比下降31.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1.13亿元,同比下降66.4%。
三、借“二次创业”之力助我市投资发展
今年开春以来,随着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召开,市委市政府鼓励企业加快创新转型,实现品牌提升。我市应围绕“二次创业”之机,加大企业投资力度,合理规划泉州湾、湄洲湾南岸、安永德三大新增长区域建设规模,顺利对接央企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全市主次干道电线电缆改造,明确“项目建设”工作措施,以带动全市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增长。
执笔:黄银杏
核稿:黄延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