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市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
一、2011年我市对外贸易运行主要特点
(一)对外贸易总体平稳快速增长,占全省比重稳步提升
2011年我市共实现进出口总值170.66亿美元,同比增长51.6%,比全省增幅高出了近2成。其中出口总值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达107.84亿美元,进口总值则比去年翻了一倍,达62.82亿美元。 进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占全省比重分别提升了1.5和4.4个百分点。
(二)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有所下降
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及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2011年我市对外贸易进口增速大幅高于出口增速,全年累计增速分别为111.2%和30.2%。2011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45.02亿美元,比2010年减少了8.06亿美元,自2008年以来贸易顺差规模首度缩减。
(三)外资企业继续处于领先位置,占比持续提升
从企业类型上看,外资企业增幅总量均居首位。2011年我市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5.7%,领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60.9和49.8个百分点;外资全年累计进出口总值为106.46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比重达62.4%,比2010年底提高了8.6个百分点。
(四)重点企业表现抢眼,规模优势凸显
2011年我市百家重点出口企业共实现出口额5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3.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由去年的50.9%上升到53..1%。全年出口超5000万美元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全年出口超一亿美元的企业比去年同期多了4倍,达8家。其中石狮市龙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家年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的企业。
(五) 传统市场增幅放缓,新兴市场份额扩大
从出口市场上看,受欧债危机、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欧盟、美国等我市传统出口市场增幅明显减缓,全年累计出口增幅仅分别为21.2%和14.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和15.7个百分点。虽然在总量上欧盟美国仍位居前列,但占全市比重均有所下降,市场有所萎缩。在此背景下,我市加快了开拓新兴市场的步伐,2011年全年我市对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分别达到了55.4%、56.9%和47%,均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全市比重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1.3、1.9和0.1个百分点。
(六)晋江、石狮和市直企业出口总额位列前三甲
从分县(市、区)出口情况看,晋江、石狮和市直企业仍为我市出口的主要货源地。2011年这三地共实现出口总额59.8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5.4%;其中晋江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三十亿大关,达到了31.6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近三成;石狮为16.2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5.1%;市直企业为11.9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1.1%。
二、当前我市外贸出口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11年尽管我市对外贸易总体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我市出口增幅有所减缓,2012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当前我市外贸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
(一)出口商品品种较单一,结构不尽合理。
当前我市出口商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纺织服装,鞋帽伞类商品占全市出口比重高达六成以上。 附加值不高、品种单一、自主品牌匮乏、创新能力不强的产业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低价竞销、恶性竞争等现象依然存在。尽快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优化产品结构是我市当前外贸出口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出口市场份额缩减,贸易保护有所抬头
当前欧美市场面临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升级等危机,消费需求提升乏力使得我市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增幅减缓,而欧盟和美国作为传统出口市场在我市外贸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2011年我市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近4成。欧美市场的不景气必将对我市外贸出口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此外,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之下,主要经济体自顾倾向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各种贸易摩擦急剧升温,我市外贸出口必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三)外贸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加,部分小微企业较为困难
制约外贸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叠加,外贸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加。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贷款利息、厂房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加之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一定程度上削弱外贸企业价格优势,挤占企业利润空间,一些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企业不堪重负,生存压力增大。
三、2012年展望和政策建议
展望2012年,我市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特别是欧美经济动荡,国际大宗商品高位波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但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自主增长动力加强,“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外贸政策将保持总体稳定,人民币升值步伐也将有所放缓,我市外贸发展仍面临不少有利因素。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促进我市外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保持外贸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力规避外贸风险
保持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简化商品出口退税程序,提高退税效率,确保退税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创新贸易融资产品,扩大贸易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支持担保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担保,解决中小企业出口信用担保不足问题。此外,针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应引导企业在合同订价时加入人民币升值因素,采用人民币或其它货币(如欧元)远期结汇业务等金融方法规避外汇风险,将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二)促进外贸结构升级和转型,不断提升出口效益
针对我市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创新性和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现状,应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积极鼓励企业改进设计和工艺,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要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并增强国内配套能力。
(三)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
在欧美等传统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我们尤其要重视对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当前要加强与新兴市场的经贸洽谈、磋商,充分利用各种博览会以及重要境外展,积极帮助企业扩大新兴市场份额,力促外贸市场多元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收购国外销售网络和品牌,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国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逐步形成对外投资与外贸出口的良性互动,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拓展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