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2013年上半年泉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3-07-30浏览:保护视力色:【字体:
 

今年来,我市经济呈现运行基本平稳,回升动力偏弱的态势。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1.10亿元,增长11.8%,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23亿元,增长1.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14.19亿元,增长12.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27.68亿元,增长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主要指标增幅在全省位次基本稳定

从上半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位次看,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商品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等6个指标与1-5月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等2个指标比1-5月提升1位,公共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等3个指标比1-5月回落1位,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幅比1-5月回落2位。

(二)工业大盘保持平稳

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1.22亿元,增长13.6%,增幅比1-5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虽然产出增速略有回落,但基本面向好。一是大部分行业实现增长。1-6月,全市37个工业大类中,32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26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支柱产业中,工艺制品、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增幅超过15%,分别增长32.0%22.4%19.9%17.2%16.9%15.9%15.2%二是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家具、发电量、钢材、布、水泥、汽油产量分别增长61.8%39.6%39.1%30.0%26.5%19.6%。从二季度走势看,布料、皮鞋、服装等主要产品月产量逐步回升。三是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显著。1-6月,357家新增企业实现增加值45.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9%,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6.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四是产品订单略有增加。二季度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本季度企业接到产品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的比例由上季度的17.6%降至17.2%,出口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的比例由上季度的14.7%降至12.2%。规上规上企业出口交货值率由一季度的0.7%提高至1-6月的0.8%。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降幅收窄,PPI456月环比指数分别为99.5%99.6%99.8%,产销率由一季度的96.55%小幅提升至上半年的96.81%五是首位产业纺织鞋服行业有所企稳。首先,表现在用电增幅回升。6月份,全市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3.1%11.55%1.25%,增幅均高于全市工业用电0.32%的平均增幅,表明该行业企业整体上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整已取得一定成效。其次,上游行业纺织业增长恢复明显,表明服装和鞋业的原料需求也在回暖。六是中等规模企业带动作用突出。去年产值低于5000万元的企业合计增加值增长14.5%,产值超2亿元的419企业增长12.6%,产值5000万元以上2亿元以下的企业合计增长18%,中等规模企业近年来首次增速超过大企业,对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七是产成品库存三年来首次下降。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296.74亿元,同比下降2.0%,增速比5月末低1.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2个百分点。产成品占用流动资产的比率也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2-6月分别为10.3%10.1%9.9%9.6%9.5%。数据表明,高库存的影响正逐步缓解,市场需求在逐步恢复。

(三)需求动力稳中见好

投资需求稳步加快。1-6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4.04亿元,增长27.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一是工业投资持续加快。2月以来工业投资各月累计增幅分别为-3.9%8.1%18.1%21.9%22.2%,呈逐月加快趋势。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1-2月的28.6%提高至1-6月的40.6%二是民间投资信心逐步恢复。1-6月,民营投资达到786.26亿元,增长39.4%,增幅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比年初(1-2月)提高31个百分点,民营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到88.5%,同比提高37.2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活跃,商品房销售放量增长。1-6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2.06亿元,增长57.6%,比一季度提高12.8个百分点,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39.5%,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1-6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391.66万平方米,增长85.2%,月均销售面积达65.28万平方米,比2012年月均销售面积多19.14万平方米。四是外商投资逐步向好。上半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1家,增长32.6%,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8.26亿美元,同比下降19.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4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59%,超序时进度9个百分点。五是新开工项目增速加快。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479个,增长34.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6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稳中趋升。1-6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87.32亿元,增长14.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一是大型消费市场增势明显。1-6月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332.42亿元,增长24.4%,增幅比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二是民生商品保持较快增长。1-6月限上食品类、衣着类、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5.3%55.4%19.7%。但肉禽蛋消费仍较低迷,零售额增长13.1%,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三是耐用消费品继续升温。限额以上汽车、珠宝黄金零售额分别增长23.5%160.6%,增幅分别比一季度提高9.184.7个百分点。家电限上零售额增长17.9%,增幅虽比一季度回落7.2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提高23.1个百分点。四是电子商务带动作用明显。泉州网商创业园、拍鞋网等去年底和今年来新纳入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存量电子商务企业总体也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电子商务企业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5个百分点。

出口需求高位企稳。1-6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8.59亿美元,增长18.6%。其中,出口71.52亿美元,增长31.0%,增幅比一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但仍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2.52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一是市场多元化成效明显。全市对香港出口增长505.8%;对东盟出口增长41.5%,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市场;对欧盟、美国、日本出口分别增长16.2%15.4%2.9%。对非洲、大洋洲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27.7%14.7%13.5%二是纺织鞋服出口支撑效应突出。纺织服装和鞋类出口分别增长30.9%40.6%,合计出口39.5亿美元,增长33.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5.2%,拉动出口增长18.3个百分点。三是重点出口企业高速增长。百家重点出口企业出口增速达64.8%,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出口额超5000万美元企业由去年同期的6家扩大到14家。

(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

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一季度的3.0:66.930.1调整为上半年的2.7:64.2:33.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投资结构由一季度的0.2:36.3:63.5调整为上半年的0.3:42.1:57.6,工业投资占比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工业经济增长后劲增强。二是工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轻重工业比例由一季度的63.3:36.7调整为上半年的59.8:40.2;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上半年规上高技术增加值增长18.7%,创今年来最高水平,比全市规上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向产业链高端拓展取得明显成效,利用纺织鞋服业的先发优势向上拓展纺织鞋服机械制造等上游产业,上半年规上纺织服装和皮革加工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3.81亿元,增长19.7%,增幅高于纺织鞋服业11个百分点。三是技改投资力度加大。1-6月,全市完成技改投资250.71亿元,增长42.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0.4个百分点。四是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调研了解,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家外出考察捕捉转型升级的市场机遇形成潮流,品牌企业从注重规模扩张,转为从科技含量、流行元素等核心要素深耕细分市场等方面提升品牌竞争力;生产型代工企业转型为设计制造商,直接帮助品牌商开发新产品并分享利润;一些企业实行精益管理,整体效益提高30%左右,产品订单、产品质量、货期控制水平和工人工资都有很大提升。五是节能降耗工作持续推进。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消耗能源总量928.92吨标煤,万元增加值能耗0.83吨标煤,同比下降4.9%,其中六大高耗能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7%六是经济效益稳中有升。1-6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0.96亿元,比增24.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8.7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共财政总收入占GDP比例由上年同期的14.5%提高至14.7%

(五)金融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民生银行分别在鲤城、石狮、南安、台商投资区等地成立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泉州银行创新推出“无间贷”业务,破解小微企业续贷难;人保财险推出以“无抵押、无担保”为授信特点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丰泽、永春等地加快筹建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交易登记服务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拓宽个体私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二是促进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石狮辖内银行采取五项措施支持染整企业循环发展,5月末石狮市染整企业贷款余额14.67亿元,1-5月为59家染整企业发放贷款6.9亿元;石狮建行依托“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授信10亿元;海峡银行将在鲤城成立科技支行,为企业创业及产业升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三是拓展农村金融创新工作。永春县农信社发放 “美丽乡村贷”、“农机具贷款”满足三农生产资金需求;农行泉州分行与石狮祥芝镇祥渔村签订银村共建协议,在优先提供贷款、利率优惠、批量发放惠农卡、驻村服务及硬件支持等方面为祥渔村提供服务。四是银行机构资金较充裕,受近期Shibor波动影响小。6月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波动强烈,利率明显攀升。从泉州市人行调查情况看,我市各银行受Shibor波动影响较小,大部分银行的信贷业务正常开展,仅3家银行业务受到影响,其中1家银行贷款和贴现业务只满足存量需求,2家银行贴现业务暂停。

(六)民生保障不断改善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3元,同比增长9.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644元,增长12.7%。二是财政对民生支出加大。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3.03亿元,比增21.1%。其中,科技支出增长49.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6%,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6%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建设15743套,开工率104.5%,完成投资52.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3.3%四是市场物价涨幅稳步回落。1-6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涨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一季度回落0.50.3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主要指标多数增幅趋缓

从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不少指标增幅呈减缓趋势。与一季度对比,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总收入、出口商品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分别回落0.60.40.95.12.00.3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回升动力不足

一是工业用电增速惯性下滑。今年来,我市工业用电量各月累计增幅分别为38.8%11.4%2.6%2.3%2.9%2.4%,虽然1-5月出现小幅反弹,但总体处于下滑通道。二是纺织鞋服行业仍较低迷。作为我市首位产业的纺织鞋服产业,虽然积极因素正在增加,但短期内难以重回快速增长通道,将制约整体工业增长速度。1-6月纺织鞋服业实现规模以上增加值448.07亿元,增长8.7%,增幅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产销率96.2%,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皮革及其他制品业累计入库税收46.85亿元,同比减收3.53亿元,下降7%,拉低财政总收入增幅1.2个百分点。三是大企业带动作用弱化。1704家去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6月实现增加值956.85亿元,增长10.4%,增速同比回落7.8个百分点,比全部规上工业低3.2个百分点。从走势看,存量亿元企业1-3月、1-4月、1-5月和1-6月增速分别为 12.5%10.4%10.3%10.4%,整体上仍未有回暖的苗头。上半年,全市330家去年税收超千万的大企业(不含联合石化)累计入库税收69.99亿元,同比下降6.4%,拉低财政总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四是内销增速逐步放缓。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369.23亿元,增长15.0%,其中实现内销产值3619.8亿元,增长13.9%,增速分别比1-2月、1-3月、1-4月、1-5月低2.12.11.50.8个百分点。五是行业洗牌加快,短期内难以恢复高增长。从月初对我市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调研了解,一方面,运动品牌和男装品牌由于前几年迅速扩张,同质竞争严重,在电商销售的冲击下,门店租金上涨成为一线品牌企业的重大压力,生产经营深受影响。同时,一线品牌通过低折扣清库存,部分产品价格甚至低于二三线品牌,对同质的二三线品牌造成挤压。另一方面,一些中等规模企业没有大量终端门店的负担,大力推行线上线下并进营销模式,通过开设一家专卖店作为区域样品展示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再主要从网上销售产品,充分获取电子商务利好因素,降低市场开拓成本,成为行业增长的生力军。调整转型过程中不同企业冰火两重天也制约了行业整体增速。

(三)三产回落趋势明显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房地产等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部分指标开始回落:(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5.2%,虽仍处高位,但比一季度回落48个百分点。(2)银行及其他金融业营业税增长30.9%,比一季度回落8.9个百分点。(3)非营利性服务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税分别增长15.5%26.4%,比一季度分别回落3.322.9个百分点。

(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

表现在:一是成本压力上升。1-6月,我市规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由一季度的83.1元上升至84.2元,呈逐月上升的趋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由一季度的6.1%降至6.0%。用工成本居高不下,1-6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应付职工薪酬247.23亿元,比增18.5%,比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幅高14.1个百分点。二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二季度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企业融资困难比例由一季度的10.8%提高至13%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027.35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居全省第8位,比年初增加282.75亿元,同比少增87.28亿元。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70.22亿元,同比增长10.2%,比年初增加8.1亿元,同比少增43.51亿元。三是出厂价格走低压缩利润空间。PPI6月份同比98.9%、环比99.8%、累计比99.2%,当月同比、累计比连续5个月低于100%,环比连续3个月低于100%四是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利润。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超过1200个基点,远超2012年全年146个基点的升值幅度,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大量微利订单可能出现亏损。

(五)节能降耗压力加大

高耗能行业生产加快。1-6月,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97.25亿元,增长15.1%,分别高于规模工业和非高耗能行业1.52.0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25.2%,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加快。1-6月,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162.77亿元,增长12.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9个百分点。中化项目和联合石化脱瓶颈项目建成投产后,节能降耗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执笔:陈雪珍

核稿:黄灿煌


作者:市局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