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9年1-10月泉州市消费品市场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来源 :泉州市统计局 时间:2019-11-22 11:34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消费品市场发展,市场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7.75亿元,比增10.5%,增速比1-9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设区市第四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自3月份以来市场走势与全省基本相符。 

  (一)限上限下商贸企业支撑作用较为均衡。1-10月我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289.90亿元,比增12.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2.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48.2%,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767.85亿元,比增9.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51.8%,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个百分点。 

  (二)新增企业拉动明显。新增入库企业为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自20181月份以来全市共新增入库878家贸易企业,1-10月共实现零售额129.47亿元,比增73.6%,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贡献率达39.2%,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8个百分点。 

  (三)网络零售额保持较快增势。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影响,我市“触网”企业显著增加,1-10月全市有45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商品,比去年同期增加54家,带动网络零售继续保持较快的增势。1-10月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达189.77亿元,比增24.1%,增速比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高11.9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14.7%,拉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长3.2个百分点。

    (四)绿色智能产品旺销。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和品质化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与此相关的产品销售增势良好。1-10月全市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零售额12.84亿元,比增48.9%;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7.78亿元,比增18.5%;新能源汽车零售额6.90亿元,比增372.2%;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0.71亿元,比增38.1%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