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九百亿大关
来源 :泉州市统计局 时间:2009-02-12 16:28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2008年我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大力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消费品市场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06.1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9.9%。

一、2008年我市消费品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高开低走态势。上半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及物价高位运行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较高的增幅。除五月份增幅为18.9%外,其他月份均实现了两成以上的增长;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第四季度更是明显呈现出逐月回落态势。

(二)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总量再上新台阶。2008年我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6.11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除34月份外,其余各月零售总额均突破70亿元大关,零售总额月均达75.5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优势凸现,有效带动消费增长。我市限上批零企业依托其人才,资金,管理等多方面优势,不断推出营销措施,增加经营品种,提升服务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逐步显现。1-12我市限上批零企业累计增长29.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

()城市市场增长快于农村市场,城乡增幅差距缩小。去年全年我市市县两级实现零售总额553.43亿元,增长20.9%;县以下实现零售额352.69亿元,增长18.4%。增幅差距比去年同期缩小8个百分点。

(五)从商品分类情况看,在纳入统计39类商品中有29类实现增长,但其中22类商品增幅比上半年都有所回落。其中回落较大的几类商品有:家具类食品类、汽车类,1-12月份增幅比1-6月份分别回落62%27.8%25.7%。全年增幅较高的商品有: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化妆品类、日用品类,1-12月累计增幅分别为:147%51.5%41.2%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对消费的影响。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济增速放缓,股市、楼市一片低迷,居民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势必对消费市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消费品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们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物价问题对消费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物价水平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高通胀成为抑制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下半年物价水平逐月回落,甚至有出现通货紧缩的危险。通货紧缩一旦形成,消费者在未来商品价格将下降的预期下,可能会推迟非必需品的消费,进而对消费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物价的稳定对消费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保障不健全对消费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支出显著增加。特别是在中低收入群体中,住房、教育支出已成为最大的一项被动性支出。在收入预期不稳定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往往是“量入为出”,不敢大胆消费,更不敢“负债”消费,造成边际消费倾向偏低。存钱留着以后消费的想法较为普遍。

(四)市场秩序不规范对消费的影响。随着国家对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商品市场秩序有所改善,但虚假广告、虚假打折、虚假标价、质价不符、短斤缺两等市场无序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和现象仍未杜绝。08年发生的毒奶粉,三聚氰胺鸡蛋等食品安全事故,给消费品市场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三、对策建议

 (一)保增长,促发展,多管齐下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消费的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宏观经济重新步入正轨。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二)规范市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首先要稳定物价,促进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市场上存在的不法行为要坚决给予打击;第三要鼓励商家进行形式多样的促销推广活动,大力提升服务品质,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消费信心。当前着力促进收入分配体制的完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保持就业的稳定增长,抓紧解决养老、保险、医疗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要提高弱势群体的消费水平和农民的消费支付能力,增强即期消费的信心,促进居民购买力的实现。

2009年,金融危机将继续蔓延,经济形势将更严峻,但我们的经济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巨大。因此2009年我市的消费品市场虽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保增长,扩内需的各项政策方针,我市的消费品市场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增长势头,又好又快地迈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