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外围环境趋于严峻、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双重影响下,工业用电量、人民币贷款余额等先行指标走低,企业景气指数也在上年四季度达到高位后,逐步回落,至今年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均处于中度景气下限临界点,分别为120.4和121.5。从同步和滞后指标看,供给方面工业生产在年初实现较快增长情况下出现逐月回落(8月份工业在外围市场圣诞节节日经济的刺激下,比上月有短暂的回升);而内需在“五大战役”和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仍保持较高增速;企业、居民和政府三大部门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国民经济在此正负因素的作用下,呈“高开企稳”态势,同比增幅和环比回落运行态势均呈现出良性发展局面,1-9月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7.79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上月累计回落0.3个百分点,幅度为今年各月累计比上月回落平均水平。同时经济运行中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涌现,面临困难层出不穷,GDP增幅仍呈下行态势,与年度目标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物价高企趋势仍未得以完全遏制,经济结构转变的步伐相对较为缓慢。
我市国民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从供给来看,工业生产增幅虽有所回落,但幅度不断收窄,同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从工业经济增幅来看,今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出“高开企稳”走势,回调步伐趋于减缓,运行趋于稳定。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5.3%,延续前期回落态势。其中工业经济虽在8月受圣诞节节日经济影响增幅逆势而上,实现短暂的回升(增幅比1-7月回升了0.8百分点),但无法实质扭转增幅逐步回调大势,并促使1-9月比1-8月出现增幅回落幅度扩大态势,回落幅度达1.1个百分点,如果剔除8月份影响,1-9月比1-7月回落0.3个百分点,1-7月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而上半年比1-5月回落1.9个百分点,1-5月比1-4月回落0.7个百分点,1-4月比1-3月回落2.1个百分点。同时今年各月累计平均增长幅度(27.9%)高于去年年均水平(27.4%),也均高于“十五”(24.9%)、“十一五”(22.3%)年均水平。可以看出今年来各月累计增幅比上月累计增幅回调幅度不断缩小,增幅水平也处于10年来较高水平。
2.从工业生产规模来看,今年1-9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实现产值5760.36亿元,月均实现产值640.0亿元,比上年扩大31.9%,比“十一五”初月均产值扩大1.87倍;同时今年1-9月我市共有规模工业企业529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4家,户均产值1.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5亿元;同期超亿元企业突破千家,达1070家,同比新增283家,超亿元企业完成产值4439.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稳步提高,至9月达77.1%。
3.从“十大产业”生产情况来看,五大传统产业生产势头依然良好,现价增幅均超过30.0%。其中机械制造业产值增速依然强劲,至9月其现价同比增长44.4%,增幅居我市主要产业前列;纺织鞋服产值突破2000亿元,达2039.43亿元,现价增长32.5%;五大传统产业合计完成产值3552.76亿元,现价增长33.5%,增幅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五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千亿,其中增长较快有修造船业现价增长228.7%,分别比1-3月、1-6月提高285.5和8.8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业现价增长60.1%。
4.从主要行业生产情况看,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产值突破千亿,达1022.52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等行业分别完成产值608.02亿元、596.54亿元和503.13亿元,其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从需求来看,内外需虽经历严峻考验,但依然保持较为旺盛态势
1.从内需来看,(1)消费平稳扩张。今年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6.92亿元,增长17.6%,增幅分别比1-3月、1-6月提高1.5个、0.6个百分点,比年度目标高0.6个百分点,呈现持续扩张态势。一是城镇市场消费支撑有力。1-9月,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886.83亿元,增长17.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6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30.09亿元,增长15.4%。二是限额以上消费增势明显。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351.2亿元,增长32.1%,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4.5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5%,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三是热点消费保持旺盛。限上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总额40.22亿元,增长38.8%;汽车实现零售总额108.94亿元,增长22.0%;衣着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4.15亿元,增长51.0%。(2)投资保持较为旺盛态势。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在“五大战役”的助推下,以及城镇项目工业性投资同比强力回升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支撑下保持旺盛态势。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3.87亿元,同比增长34.6%,虽分别比1-3月和1-6月增幅有所回落,但高出全年考核目标9.6个百分点。支撑点主要有:一是工业性投资增长较快。城镇项目工业性投资完成462.99亿元,增长41.0%,增幅自3月份以来每月累计增速均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提高24.0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投资随着城市框架拉开保持较快增长。1-9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2.78亿元,增长44.2%;新开工面积967.06万平方米,增长102.3%;竣工面积320.53万平方米,增长97.4%。
2.从外需来看,1-8月,全市实现商品出口总额71.39亿美元,比增32. 8%,增幅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均高出8个百分点,超时序进度11.6个百分点。一是单月出口迭创新高,连续5个月环比正增长,其中7月单月出口11.07亿美元,再创我市月份出口历史新高。二是重点企业出口拉动明显。全市出口前100位重点企业累计出口36.34亿美元,比增45.8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出口增长21.75个百分点。三是传统产业出口支撑有力。占全市55%出口份额的纺织服装和鞋类出口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3和6.2个百分点,共同拉动全市出口增长22.8%百分点。四是出口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1773家,较去年同期增加91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40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6家。五是外贸货源回流明显加速。全市新增出口超300万美元流通性贸易公司23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10家),累计出口2.9亿美元,拉动全市增长6.3个百分点。
(三)从效益来看,企业、政府和居民三部门增收虽困难重重,但各项收入完成情况良好
1.居民收入增速稳步攀升。1-9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0元,增长13.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分别比1-3月和1-6月高3个和0.8个百分点,比年度考核目标高1.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777元,增长13.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分别比1-3月和1-6月高2.2个和0.6个百分点,比年度考核目标高1.1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增速高位回落。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367.57亿元,增长26.5%,比年度考核目标高6.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179.16亿元,增长35.0%,比年度考核目标高18.0个百分点,但两者增速均较前期有所下滑,其中财政总收入增幅分别比1-3月和1-6月低12.5个和5.7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分别比1-6月、1-7月和1-8月低3.3个、2.8个和0.7个百分点。从主体税种情况看,除营业税(20.6%)比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外,增值税(33.3%)、企业所得税(52.5%)、个人所得税(19.5%)、消费税(-23.4%)分别比上半年回落6.3、7.1、1.4、11.3个百分点。
3.企业盈利水平虽有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三季度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显示,我市工业企业盈利变化指数为122.2,处于中度景气区间。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94.74亿元,同比增长46.0%,增幅分别比1-3月和1-6月低29.8个和8.2个百分点。在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有21个行业利润增幅超过50%,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为3.7%,同比缩小0.8个百分点。
(四)从结构调整来看,工业和投资内部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1.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放缓。1-9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产值1637.17亿元,现价增长25.6%,增幅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低6.5个百分点;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1-9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1.74亿元,现价增长37.0%,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高4.9个百分点,1-9月城镇项目投资中这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额133.55亿元,同比下降2.2%。随着这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的不断放缓,其产能将进一步缩减。
2.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二、三产业呈现协调发展局面。在城镇项目中,第二产业是拉动城镇项目投资的主要动力,1-9月我市第二产业投资完成456.23亿元,比增35.8%,拉动城镇项目投资增长1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其带动作用日益增强,1-9月我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46.36亿元,比增32.6%,拉动城镇项目投资增长13.2个百分点。
核稿:黄灿煌
执笔:曾开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