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砥砺前行 转型跨越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来源 :泉州市统计局 时间:2019-09-23 09:58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服务业蓬勃发展,规模壮大、实力增强、效益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逐步成长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主动力。 

  一、服务业砥砺前行,发展进入新阶段 

  1952-2018年,泉州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从0.50亿元扩大到3381.1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了1351倍,年均增速达11.4%,比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高0.1个百分点。 

  (一)撤地建市前,服务业自发成长(1949-1985年)。新中国成立后,泉州进入恢复生产大潮中,工农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基础较好的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形成“一、三、二”三次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占比最高年份达62.1%;以商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次之,占比最高年份达36.9%,工业生产几乎空白,比重较低,第二产业最低年份仅为12.1%。此时期泉州服务业虽然占比相对较高,却长期停滞在25%水平,未有进展,行业主要集中在商贸流通业、居民服务业为主。此阶段,泉州服务业增加值从19520.50亿元增加到1985年的6.13亿元,33年间增长了8倍,年均增长6.8% 

  (二)撤地建市后,服务业进入发展快车道(1986-2011年)。这一时期,泉州紧紧抓住“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建设”、“撤地建市”等历史机遇,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各个行业得到飞速发展。泉州作为改革开放潮头,民营经济、外资经济深耕发展,有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培育“四大主导、三大特色、两大新兴”优势工业,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了“二、三、一”三次产业结构。服务业比重快速提升,占比最高达38.3%,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在服务业发展中,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软件、信息、金融、电子商务、健康服务、房地产等新兴行业日益兴起,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服务业行业体系。1986-2011年,25年间泉州服务业实现大跨越,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从7.70亿元增加到1467.88亿元,增长了75倍,年均增长18.1%,比1952-1985年均增速快近3倍。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2012-2018年)。2012年以来,泉州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央适时推出供给侧改革、“双创”等新举措,泉州经济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表现出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区间、以信息、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兴服务业进入加速期,新兴服务业与传统产业融合所产生的新经济层出不穷,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处于快速上升期,2017年达到48.5%,与工业并驾齐驱,泉州服务业迎来全面发展新阶段。此阶段,短短6年间,泉州服务业增加值实现两连跳,突破2000亿、3000亿大关。 

  二、服务业速度领跑,对经济贡献凸显 

  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服务业发展实力日益增强,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到2017年接近五成,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稳定器和推动力。 

  (一)从速度看,领跑三次产业。新中国成立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产业。1952-2014年,工业增速几乎年年领跑三次产业。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以“互联网经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业”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泉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逐年提升。2015年泉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开始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泉州经济提升主动力。2018年,泉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8个百分点。 

  (二)从规模看,持续聚集提升。1952年,泉州服务业增加值仅为0.50亿元。至2008年,泉州服务业增加值用了59年时间突破1000亿元,仅比工业多用2年;2014年突破2000亿元后,又用了4年时间突破3000亿元,仅比工业多用1年。2018年,泉州服务业增加值3381.16亿元,是2012年的2.0倍,比同期工业多扩大34%,服务业企业发展集聚效应凸显。 

  (三)从效益看,贡献逐步显现。泉州服务业从业人数稳步增加。2018年,泉州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8.34万人,比2004年新增55.88万人,是国民经济吸纳就业主要阵地,比第二产业多1.71万人。新兴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表现突出。根据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泉州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比上年同期增长57.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比上年同期增长47.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比上年同期增长31.2% 

  三、服务业转型升级,质量稳步提升 

  (一)从业态看,新经济层出不穷。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泉州服务业以商贸流通、居民服务业为主。2012年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推动了服务业转型升级。泉州服务业中知识密集型企业市场优势凸显“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创意产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服务业层出不穷。2016年泉州新上线“泉州购”、“跨境通”等电商平台,2018年网商虚拟产业园入驻单位超9000家。根据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泉州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6.6%,文化艺术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48.8% 

  (二)从成分看,所有制日益多元。改革开放前,泉州服务业一直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服务业中快速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一步放宽金融业等行业市场准入和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服务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根据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底,泉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私人控股企业数量占比达到73.1%,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56.8%45.8% 

  (三)从结构看,深入调整优化。2012年开始,泉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至2018年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为39.9%,比1952年提高了14.1个百分点。泉州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出现新变化,新兴服务业快速崛起,比重提高。2018年以商务服务业、信息与软件开发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经济比重比2012年提高11.5个百分点;以交通运输和商贸服务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降低了9.2个百分点。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泉州用了36年时间实现服务业经济起步;又用了25年时间实现服务业经济现代化;当前泉州正迎来知识、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新阶段。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泉州必将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促进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注: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