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双过半”――鲤城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 :鲤城区统计局 时间:2008-07-17 10:50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今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好字当头,先行先试的工作主线,按照区委提出的三大转变四个致力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宏观经济调控趋紧和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等困难,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全区经济在承接上年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稳健运行,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各主要经济指标都顺利实现了双过半。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79.98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高居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14亿元,同比增长-0.8%,第二产业完成46.39亿元,同比增长19.9%,第三产业完成33.45亿元, 同比增长11.0%。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1858.041.82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质量较高,经济指标全面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数指标在增长速度和指标总量上均超过年初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双过半”。从县区完成情况看,主要经济指标排名相对靠前。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在全市十一个县(市、区)中的排名第1,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在全市十一个县(市、区)中的排名分列第3、第6、第7和第11

    (二)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增势趋好

    上半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1.84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4.04亿元,比增22.04%。工业的增长速度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优势更加明显。一是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明。上半年,三大支柱产业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1.0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58%,比增26.3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7.7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54个百分点。其中,纺织鞋服业产值54.27亿元,比增25.86%;机械汽配业产值10.22亿元,比增26.53%二是电子信息产业增势趋好。上半年,电子信息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6亿元,比增30.58%,增速在三大支柱产业中居首,同时增幅也比前四个月分别提高了16.5524.8412.161.78个百分点,增速稳步提升,增势日渐趋好。

    (三)固定资产投资有序推进,产业投资亮点纷呈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4亿元,比序时进度超出6.03个百分点,比增23.34%。其中,城镇建设项目投资15.22亿元,比增21.35%,房地产开发投资4.42亿元,比增30.71%从分行业投资构成看,产业投资亮点纷呈。是传统产业投资继续增强。我区充分发挥了“纤维制备—纺纱—织布—染整—制衣”产业链的集成优势,天宇化纤、海天轻纺、格莱德、鸿星尔克、宝峰等行业龙头发展渐具规模,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产品附加值渐渐提高,逐步向专业化、功能化发展。上半年,纺织鞋服业共完成投资2.18亿元,比增37.56%二是电子信息业集聚效应凸显。上半年,电子信息业完成投资2.61亿元,同比增长283.82%。其中,钧石能源公司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本年已投入1.62亿元,预计实现400兆瓦的生产能力,将成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光伏电子龙头企业品牌;福建光微专利项目构建了新一代射频技术产业基地;火炬电子的“宇航级和军用高可靠多层瓷介电容”项目也在加快发展。以微波通信整机、光电子及新型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

    (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汽车销售市场初具规模

    上半年我区消费市场依然活跃,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2亿元,比增24.2%,增长速度在十一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一是限上企业增速较快,拉动明显。82家限额以上直报企业共实现零售额21.11亿元,比增38.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8.28%,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97%,拉动其增长16.65个百分点。二是汽车销售市场初具规模,消费火爆。随着广州本田、雷克萨斯、美国悍马、德国奔驰、法国标致等一批汽车4S店相继入驻我区,南环路—301线汽车销售走廊逐渐成形,上半年全区共有限上汽车销售企业2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家,汽车类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8.92亿元,占全区限上零售额的45.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1个百分点,比增高达75.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6个百分点。

    (五)人民生活稳步提高,物价水平下调缓慢

    我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稳步提高,但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调整缓慢。上半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47元,比增12.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3.91元,比增10.6%,增长速度分别比年初计划高出2.11.6个百分点。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月份的107.8%逐月提高到1-4月份的108.8%1-5月份开始回调到108.7%1-6月份又下调了0.3个百分点降至108.4%,调整速度缓慢。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总的来看,我区经济运行仍处在稳定上行区间,但也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应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一)运营成本问题

    一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幅度大。在劳动力供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三部法律的实施,对稳定劳动关系、保障企业职工权益非常必要,但短期内对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小企业为主的鲤城产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加剧了用工紧张,推动了用工成本上升,用工成本逐年增加。二是市场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国家物价指数从20076月一举突破4%后屡创新高,去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波动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投入负担,如:1-6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升至108.4%钢材价格从去年9月份至今翻了近一番,国际原油价格(到7月初已突破140美元/桶)上半年的涨幅已经超过了40%,上涨影响向下游逐级传导,以石油下游产品为主要生产原料的纺织鞋服业等产业成本大幅上涨,企业经营压力日趋加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微利甚至无利经营。

    (二)金融信贷问题

    今年央行货币政策从紧,金融机构可用信贷资金减少,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失去银行信贷支持而影响产能扩张,陷入经营困境。上半年全区共有1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负增长,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4.75%,负增长面进一步扩大(2-5月份负增长面分别为40.13%44.41%43.04%43.35%),拉低全区增速13.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国家银根紧缩和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影响,我区投资增幅回落较大,特别是对重点项目建设影响更大。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4亿元,同比增长23.3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1.86个百分点。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7.44亿元(城镇项目完成投资额3.03亿元,加上房地产投资4.42亿元),同比只增长1.2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只完成全年计划的32.91%,滞后序时进度17.09个百分点,差额3.87亿元。

    (三)出口环境问题

    国际贸易壁垒频率加剧,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高达6.5%,现已突破6.9关口我区出口商品大部分以美元结算,出口汇兑损失风险加大,严重打击出口企业积极性。上半年,全区实现出口交货值42.29亿元,同比增长12.7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9.54亿元,同比增长16.9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0.56个百分点;1-5月份全区自营出口值(海关口径)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7.2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要抓紧制定出台我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占我区GDP的比重,努力促进我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更趋合理。一要着力打造一批高档休闲商业街区,力促新门街二期名门·时尚项目加快运作进度,注重引导IT产品、五金机电、装潢装饰等专业市场二次创业,提升消费档次;二要积极培育创意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提高三产发展水平;三要加快推进江南商贸物流中心、江南雅园商贸街、万祥商城等大型商贸项目,构筑三产发展载体,提升三产发展层次;四要充分发挥古城文化资源优势,下大力气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拓展文化旅游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