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安溪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 :安溪县统计局 时间:2008-07-28 17:44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上半年,我县国民经济呈现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工业生产、投资需求、财政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长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县完成GDP100.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151.32亿元,增长25.5%,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12.30亿元,增长6%,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不含基金收入)8亿元,增长26.3%,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48亿元,增长27.0%,同比提高16.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9.91亿元,增长38.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52元,增长11.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9元,增长10.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2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企业243家,同比增加41家,累计完成产值109.52亿元,现价增长58.2%,扣除工业品价格指数116.27%,实际增长36.1%,增速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增幅(22.7%)高13.4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在全市十一个县(市、区)中居首位,同比上升五位。规模工业对工业经济贡献率达91.1%,拉动工业产值增长23.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

    ---上亿元企业增多。上半年,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达14家,比上年同期多5家,完成产值65.41亿元,现价增长59.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1.9个百分点。产值上5亿元企业3家,上10亿元企业1家。

    ---重点乡镇工业发展集聚效应显著。湖头、感德、凤城、城厢、龙门、官桥等六个乡镇规模工业150家,占全县的61.7%,同比增加22家,完成产值96.72亿元,占全县的88.3%。

    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十大主要行业中,增幅高于规模工业(58.2%)的主要行业有6个:采矿业完成产值25.05亿元,现价增长133.6%,石板材加工业5.52亿元(增长98.1%),茶叶加工业6亿元(增长87.5%),服装鞋帽加工业3.13亿元(增长79.9%),电池电器制造业9.09亿元(增长75.8%),包装印刷业4.48亿元(增长64.4%);

    增幅低于规模工业的主要行业有4个:水泥制造业产值2.35亿元(零增长),冶炼及铸造业26.95亿元(增长25.1%),工艺品业15.79亿元(增长32.8%),电力供应业6.30亿元(增长43.9%)。

    ---采矿业、冶炼业有效拉动规模工业增长。由于铁矿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上半年采矿业产值25.05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22.9%,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35.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2.8个百分点;冶炼及铸造业产值26.95亿元,占24.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

    ---工艺品业、服装鞋帽加工业增幅回落。受美国次贷危机、“三率两价” (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迭创新高、银行贷款利率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原辅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价格提高)等因素影响,出口成本大幅提高,工艺品业、服装鞋帽加工业产值回落。上半年工艺品业产值现价增长32.8%,增幅同比回落15.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17.2个百分点。服装鞋帽加工业增长79.9%,增幅同比回落21.2个百分点。

    ---水泥制造业增幅大幅回落。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至2010年,我县将分年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97.1万吨,共17家。上半年完成产值2.35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回落61.9个百分点,比1-5月下降1.8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上半年农业总产值12.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04亿元、林业0.07亿元、牧业4.67亿元、渔业0.0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45亿元,除渔业产值同比下降27.9%外,农业、林业、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5.3%、18.3%、7.3%、10.7%。茶叶产量1.67万吨,增长15.1%,产值5.2亿元,现价增长18.9%,茶叶产值占总产值的41.98%,同比提高2.97个百分点。

    (三)三大需求全面发展

    投资需求迅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9.91亿元。其中:城镇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40亿元,增长52.7%,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3.71亿元,增长34.9%。但部分项目仍未开工,一些项目施工进展缓慢,投资增长的后续压力较大。投资增长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上半年中山路片区改造、味博食品生产线项目投资、三元集发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参洋工业区、华城化学纤维等重点项目完成8.63投资亿元,占城镇以上投资的65.8%。二是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完成投资5.16亿元,增长52%。其中纺织及服装鞋帽制造业完成投资1.41亿元,增长197.3%;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投资0.60亿元,增长151.1%。三是非国有投资比重提高。上半年城镇以上投资中,非国有投资11.25亿元,增长51.3%,占85.8%,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旺盛,但消费需求拉动不足。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5亿元,现价增长19.4%,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同比增幅连续保持了六年的递增。县城和县以下零售额分别为10.23亿元和21.42亿元,分别增长19.5%、19.3%,增幅同比分别提高2.8和3.1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同步增长。但消费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低

    出口形势趋向复杂,外贸出口压力较大。今年以来,我县外贸面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压力较大。1-5月出口总额(海关数)9024万美元,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16.8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下降14.4个百分点,比1-5月下降0.7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5.7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完成80018万元,同比增加16509万元,增长2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824万元,增长27%;上划中央“三税”收入完成35194万元,增长25.5%。

    ---非税收入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全县非税收入完成14488万元,同比增加4729万元,增长51.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9.4个百分点,对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0.5%,拉动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6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确保了重点支出,保障了全县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上半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7007万元,同比增加10534万元,增长22.7%。

    (五)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高增幅

    上半年外商新投产企业10家,与上年同期持平,实际使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6359万美元,增长35.6%,同比提高21.1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15.3个百分点

    (六)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调查队调查显示,上半年我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1.4%,比全市10.5%高0.9个百分点。主要是家庭经营收入人均2364元,增长11.1%,其中出售茶叶收入1542元,增长5.6%,增幅比人均现金收入低5.8个百分点;非生产性收入338元,增长18.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4%,比全市13.3%低2.9个百分点,主要是工资及补贴收入4571元,增长26.7%。

    (七)银行贷款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明显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年初明显增加。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7.71亿元,比年初增长8.8%,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83亿元,比年初增长13.0%,主要是居民储蓄开始从股市中回流。贷款速度放缓。6月末金融系统各项贷款余额71.45亿元,比年初增长6.1%,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二.下阶段应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滑。我县钢铁、水泥等资源型产业,受铁矿石、焦碳等原燃材料大幅涨价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影响,效益下降。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县工艺品、服装鞋帽、石材、建材等行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较大。原材料、燃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工业企业“高进低出”的价格涨幅差影响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增长过快。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营业费用同比增长107%,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18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成本费用提高,赢利空间继续缩小。三是银根紧缩,企业融资环境趋紧,大部分企业利息支出大幅提高。6月末金融系统各项贷款余额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1-5月规模工业利息支出6145万元,增长76.9%,增幅同比提高31.4个百分点。四是工业用工成本增加。2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3家出现了亏损,比去年同期多2家;亏损总额873万元,同比下降65.44%。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亏损最大,亏损额307.8万元,同比上升15.28%。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亏损排第二,亏损额281万元,同比下降83.4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排第三,亏损额134.9万元。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利润总额2457万元,下降67.2%,同比回落99.8个百分点。诸多工艺品企业出现效益下滑。随着柴油、汽油及工业生产用电的提价,工业生产效益将继续下滑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8.41%,同比提高50.59个百分点,排全市第三位,同比上升五位。1-5月,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83亿元,增长54%,同比提高27.1个百分点,但比同期产值增幅低3.8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销售回落。上半年我县房地产市场销售呈萎缩态势,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11.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比1-5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房地产的销售面积继续下降,当月销售面积1.79万平方米,比去年6月当月减少0.16万平方米。

    (三)物价高位运行,居民收入缩水。据调查队的监测,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为107.0%,同比上涨7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8.9%,主要是食品类消费价格上涨17.8%。物价的高位运行,对居民的收入影响尤其明显,剔除物价因素,我县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为4.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为3.2%,而同期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406元)高出收入增加额(334元)72元。居民收入水平远低于经济发展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下阶段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将继续对我县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投资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以及融入“海西”,“沿海县”站位的确立,国家企业所得税的下调和对物价调控的决心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将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千方百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切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尽快落实目前有投资意向的大项目,积极引进新的投资项目,密切关注已签约项目,加强协调,搞好服务,促进其资金早到位,提高签约率。积极做好项目开发储备,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认真筛选和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竞争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真正形成有建设、有开工、有储备的滚动开发机制,保持投资强度。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认真做好资金有效供给工作,积极吸收民间资本,拓宽资金供应渠道,确保在建项目如期完工。继续加大项目服务工作力度,积极配合项目投资商做好征地、拆迁、项目报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在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促进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

    (二)积极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在我县工业企业中,缺少技术含量较高、成长性较好、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应大力扶持一批技术含量较高、成长性较好、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中小工业企业,并使之做大做强。

    (三)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商品房销售市场;大力发展城乡教育、文化、信息、中介及社区服务等民生性服务产业消费,积极培育城乡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