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区200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泉州市统计局 时间:2004-08-13 00:00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今年以来,我区上下认真贯彻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两句话”工作要求和“五句话”工作目标,立足区情,抢抓机遇,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呈献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50537万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区属部份为253793万元,同比增长12.6%),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760万元,同比下降7.8%;第二产业增加值199727万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244050万元,增长14.6%,区属部分第二产业增加值73106万元,同比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31215万元,同比增长12.4%;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情况看,第一产业为负增长;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3.0%,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为28.9%,拉动GDP增长3.9个百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8.5%,拉动GDP增长7.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为42926万元,占GDP比重9.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55.3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为2246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5.29%。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逐渐向城市产业经济转变。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2904万元,同比下降8.5%。其中农业产值 为729万元,同比下降49.2%;林业产值为6万元,与上年持平;牧业产值为1676万元,同比下降27.5%;渔业产值9332万元, 同比下降9.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1161万元。肉蛋奶总产量1691吨。上半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086亩,比上年减少1839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向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优新园艺作物,建设了一批优质高效园艺产品基地。
2、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有待提高。
上半年全区实现工业产值606032万元,同比增长13.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26532万元,比增15.03%。分行业看:三大支柱产业轻纺鞋服、机械电子、树脂工艺品分别实现产值216094、54902、53105万元,比增分别为31.33%、-3.0%、5.2%。
受去年中间高两头低的基数以及市区财政体制改革,企业划转的影响(划转前,存在着一个企业两个营业执照,产值双重报送),规模以上工业开局增幅较高,2-3月的增长速度分别为 17.6%、25.96%,4月份增速逐步回落,4-6月增速分别为32.97%、24.34%、15.03%。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四个领先”、“四个提高”和“两个下降”的特点。
“四个领先”
一是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生产增速快于其他经济类型。1-6月,“三资”工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9.8%,高于全区平均增速4.77个百分点,增幅继续领先于各种经济类型工业,拉动全区工业增长12.18个百分点。
二是轻纺鞋服产业的增幅领先于其他支柱产业,1-6月,轻纺鞋服产业完成产值21.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产值的比例分别为50.67%、66.67%,增速为31.33%,增速高于机械电子、树脂工艺行业34.33、26.12个百分点。
三是轻工业的增速领先于重工业,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14亿元,同比增长16.49%,增速高于重工业7.81个百分点。
四是规模企业的增速领先于其他企业,支撑带动作用日益凸显,1-6月份,49家产值超2000万元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66%,比增22.44%,增速领先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3.8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58个百分点。
“四个提高”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占比提高,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为70.4%,除泉港区外,居全市首位,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4.1个百分点。
二是产品销售收入提高,1-6月份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高出1.63个百分点,为101.63%,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13%,表明产品销售数量的增加成为企业增利的主要因素。
三是产品销售率提高,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62%,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四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61万元/人,比同期的2.08万元/人提高0.53万元。
“两个下降”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下降,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15.03%,比前三个月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0.93和3.07个百分点,首先是部分龙头企业的减产或停产,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全部工业的发展速度,仅泉州市松苑锦涤实业有限公司停产,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75.39%,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两个百分点,泉州建德鲤达里机械有限公司、泉州隆基服装有限公司、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减产,这表明龙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面临市场的整合、挑战,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其次是部份中小企业因为原材料上涨等因素也处于减产或停产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发展速度。
二是效益评价指标下降,企业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1—5月份全区工业企业七项评价考核指标综合指数为112.6%,比去年同期下降6.42个百分点,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32.97个百分点,差距十分明显。从具体评价指标看,我区与全市的主要差距在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项目上,分别落后全市3.57、1.44和0.53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区工业企业在经济效益、资金利用等方面尚存在较大问题;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产品结构更新上落后于全市,尽管目前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新产品开发少、技术储备薄弱;因此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缓,项目带动战略有待进一步加强。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87万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37.4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3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3942万元,同比增长0.1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8900万元,同比增长2.3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198万元,同比下降2.55%,其他投资完成12011万元,同比增长62.4%;城镇私人建房完成2936万元,同比下降6.05%。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缓慢。上半年全区27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的有15个,完成投资22620万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15.77%。其中泉州市沿海大通道丰泽段完成投资5612万元,国道324线仕公岭至体育中心道路二期拓改片区改造完成投资1076万元,省道307线丰泽段拓改工程完成6200万元,泉山路拓宽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950万元,泉秀东街道拓改完成投资3200万元,浔美工业区完成投资339万元,丰泽树脂工艺品研发展示中心完成投资900万元。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稳中略降。受房地产政策调整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受制约,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198万元,同比下降2.55%。
4、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服务业发展步伐,相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在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资金投入,消费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7亿元,同比增长34.4%,高于工业增长速度的22.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高出全市19.5个百分点。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实现零售额40688万元,增长速度高达46.6%,分行业看: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分别销售22407万元、1221万元、4278万元,增长速度分别为35.4%、19.5%、27.7%。
二是餐饮业市场繁荣。随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居民外出就餐越来越普遍,餐饮业市场持续红火,上半年全区餐饮业零售额为14068万元,同比增长37.7%,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6.4%。
三是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交通及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消费均有较大增长,分别为23.7%、23.6%、17.2%,其中全区汽车销售1434辆,销售额达22407万元,占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1%。
四是专业市场进一步繁荣。万祥数码城、东湖包装材料市场、百安居装饰市场等较大规模专业化市场项目的建设,辐射带动了全区商贸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5、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利用外资有所好转。
据海关统计,1-5月全区累计完成外贸出口5248万美元,同比增长37.3%,增幅高出全市18.9个百分点。其中,三资企业完成3993万美元,比增为61.9%,内资企业完成1255万美元,同比下降8.9%。利用外资情况有所好转,上半年新批项目数40家,合同利用外资414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59.0%,外商实际到资2438.5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54.0%。
6、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价格水平继续上扬。
上半年我区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6154.5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86.35元,人均家庭总支出为5087.48元,人均消费支出为4343.7元。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上扬。1-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5,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上升3.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教育、居住的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10.9、104.4、105.6、105.6。
7、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各项税费收入逐月走高
财政收支预算运行良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
上半年全区财政总收入为4292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5.39%,超序时进度5.39个百份点。其中地方级收入为2246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5.29%,超序时进度5.29个百份点。地方级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为19920万元,占88.7%;农业三税为1491万元,占6.6%;专项收入为409万元,占1.8%;其他收入为642万元,占2.9%。上半年财政总支出为14054万元,同比增长32.9%。财政收入逐月攀升的好形势,是我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各项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的反映。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业和农村方面。
随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林、牧、渔业不可避免将受到影响,因此,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培育水产、花卉、果蔬等产业群体。在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生态型农业,加快建设泉州市清源山花博园、普贤生态农业观光园和东海宝山农业观赏园等一批城市生态型农业项目,将特色农业基地建成集生产、生态、旅游、休闲、经营为一体的观光型农业基地。促使农业向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二)、工业方面
工业要保持高速增长,有一定难度。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趋缓。受到载体等要素的制约,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03%,比前三个月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0.93和3.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趋缓将难以支撑GDP增长,将会影响到季度、年度GDP的核算。二是规模以上企业减产、停产的数量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3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20家企业的不同程度的减产或停产。三是限电、人工费用增加以及流动资金缺乏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四是经济效益指数下降。1-5月我区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12.6%,比去年同期下降6.42个百分点,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32.97个百分点。
针对以上情况:
1、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和监测调控。
(1)、围绕我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工业发展课题的研究,为工业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2)、定期召开经济协调会,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对原材料、资金及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给予收集汇总,及时协调解决并加以督促落实。
(3)、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市场供求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为企业疏通原材料购进渠道,指导产销双方衔接。
2、加强用电规划协调。首先要根据新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此协调指导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用电发展计划,保证电力供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其次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改,鼓励企业运用节能工艺,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落实产业政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五小企业。
3、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以这次原材料上涨为契机,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促使企业把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建立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上。
4、进一步规范外加工市场。去年来萌生近百家树脂彩绘外加工场,虽然在一定程度缓解一部份树脂企业订单交货期紧张的局面,但也对树脂企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由于这部份加工场在税负和管理费用方面的优势,吸引部份企业工作,造成企业熟练工人不稳定。
(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仅完成年度计划的37.4%,同比下降0.38%。尤其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今年全区27个重点项目,至上半年仅开工15个,投资额仅完成年度计划的15.77%。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有力支撑,投资乏力将会影响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把民间资金和外资引入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二要强调落实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抓好建设资金及配套资金到位,保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四)、招商引资方面。
受世界范围内资本流动趋缓、人民币预期升值、利用外资政策调整及我区加快向中心城区转变,企业发展载体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上半年吸引外资形势较为严峻。下半年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的软硬环境,努力营造“投资放心、赚钱安心、办事顺心”的良好投资环境。其次,要大力调整优化吸收外资结构。把外资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再次,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以技工贸相结合的新形式开拓海外市场,推进外贸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