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统计局 今年,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十六大"精神为契机,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方针,为完成各项计划指标迈出坚定的步伐。1-3月,全县国民经济保持着平稳的增长势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5.9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2.4%,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工农业总产值达36.6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1.2%,比去年同期增长16.7%。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继续发展 1-3月,全县农业总产值3.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完成年计划的16.1%。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价格低迷,市场竞争力低,整体经济规模较小。与沿海县市比较,我县农业还保持较为原始、传统、保守的耕作方式,基本上以家庭耕作为主,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经济作物仍以传统为主,引入高新技术、新品种经济作物较少,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为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采取如下措施: 1、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切实保护耕地,加大对土壤改良、农田水利建设等的基础建设,并合理引导社会和农民向基础建设投资,增加农民收入。 2、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业结构调整要坚持科学先行,依靠科技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和知识更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引进、繁育、推广高新品种。提高良种普及率和农产品的优质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标准化工程。农业生产经营要以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为原则。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县一些农产品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信息引导,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1-3月,全县工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3.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完成年计划2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现价产值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比全县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高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6.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1%,产销率达98.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速大大高于重工业。轻工业完成产值3.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2%;重工业完成产值2.66亿元,增幅有所回缓。分经济类型看,外商投资企业及股份制企业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4.5%、21.6%;而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则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分行业看,工艺品行业、电力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3.8%、86.2%、58.4%。其中增幅较大的有:星辉工艺品有限公司,完成产值77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6倍;闽华电池有限公司,完成产值605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3%;县电力公司完成产值384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 制约我县工业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 1、企业经营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致使许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直接削弱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在市场秩序方面,市场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竞争无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大受影响;在企业用工方面,某些地方和企业依然存在招工难问题,特别是地处农村和对劳动者文化水平要求较高的企业,招工难现象较为突出。 2、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 据统计,我县工业企业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0%左右,导致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种现状很难保证企业在WTO规则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中得到生存。 3、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优先化带动化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优先化,走出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我县工业企业多数属劳动密集型行业,经营粗放,技术含量低,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扮演着"加工厂"的角色,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更谈不上技术创新了。 三、吸收外商投资大幅增长,招商引资形势喜人 我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寻找利用外资新的突破口,抓住重点,促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到实处。1-3月,全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家(含增资8家),利用外资合同金额232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56万美元,比增20%,对外贸易商品总额5800万美元,比增9%,全县三资企业实现产值5.67亿元,比增18%。 在看好发展前景的同时,我县项目建设腹地难,投资环境不尽理想,民间资本呈现激而不活的格局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土地价格高、用地手续繁,乱收费屡禁不止,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企业负担太重。因此,在加快三条战略通道,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的同时,一方面积极改善项目建设用地、投资环境,更新观念。以诚信为本,贯彻落实外资民资的各项政策法规,为投资者提供最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提高民间投资的比重,营造一个密切配合的经济发展环境。 为搞好今年招商引资年,结合我县的具体情况: 1、构建全县大招商格局,实现从小招商向大招商转变。通过加快工业区载体建设,制定出台有吸引力的优惠办法,可借鉴厦门等地做法,对特定企业实行零地价的做法。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形成的浓烈的招商工作氛围,争取大项目的落户,促使大招商格局的形成。 2、加大现有外资企业的规范管理与扶持力度,努力办好现有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增效撤营存在的困难,如:用地、用工难等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企业不景气,或出现情绪化,要及时了解,多作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消除成见,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3、扩大开放领域,加快服务业引资步伐。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完善服务领域的法律规范,鼓励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化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动作方式,改善服务业结构,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我县确定重点建设21项目个,年度投资计划12.7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8个,扩建项目2个,新建项目11个。1-3月,共完成投资2524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9.8%。三安钢铁完成投资1.0亿元,城东桥闸电站已投入资金1100万元,城区二环路工程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大城区建设完成投资6000万元,雅特石材厂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茶都工贸园已投入资金1000万元。 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完成年计划的22.5%。按统计报表口径分,基本建设投资2.1亿元,增长40%;更新改造投资0.5亿元,与去年持平;其他投资0.5亿元;农村集体及私人投资0.4亿元,与去年持平;房地产完成投资5000万元,增长36%。 看好投资的同时,也应注意一些消极因素: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不足,房地产开放有过热迹象,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针对我县的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1、扩大非国有经济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放宽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在行业方面的限制。如在公共交通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逐步放开,允许非国有经济参与投资和竞争。 2、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大力度,吸引规模大公司的投资,只有引进国外大企业的大型投资项目,才能壮大我县的经济实力,刺激投资的进一步增长。 3、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引导房地产商进行合理的开发,让房地产开发市场在总量和结构间达到相对平衡,避免房地产行业泡沫的产生。 4、关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继续拉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要关心农户的生产和回收情况,积极协助解决其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在投资资金方面的困难。 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形势稳定 今年来我县继续加大财政征管力度,努力增植财源,寻求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保证财政收入平衡增长。1-3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121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 ,完成年预算的22.3%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452万元,比增13.2%,占年计划的22.1% 。其中国税征收部分完成6177万元,比增18.5%,占年度预算的24.7%;地税征收部分完成3678万元,比增2.1%,占年度预算的18.4%;财政征收完成2312万元,比增20.4%,占年度预算的24.1%。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稳步攀升,贷款余额有所增加,集中于支持重点骨干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及重点产业的发展。3月底,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43.43亿元,比年初增长13.2%,各项贷款余额30.76亿元,比年初增长15.6%。1-3月现金净回笼0.25亿元。 六、市场购销活跃,物价平稳。我县在国家扩大内需同,刺激消费宏观调控政策促动下,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市场货源充足,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1-3月份,全县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7.32亿元,比增15.6%,完成年计划的23.2%。其中,县的零售额 2.14亿元,比增15.2%,县以下的零售额5.18亿元,比增15.7%。从行业分类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38亿元,占社会零售额73.5%,比增15.8%,餐饮业零售额0.86亿元,占社会零售额11.7%,比增13.8%,其他行业零售额1.08亿元,占社会零售额14.8%,比增15.7%。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3%,比上月略增0.1个百分点。 七、人民生活收入继续提高。根据住房调查统计,1-3月份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完成年计划的3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95元,比增6.5%。 根据城市住户调查,1-3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2.0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收141元,比增7.05%,主要是:(1)工薪收入,人均1690.50元,增收142.89元,增长9.23%,占可支配收的78.92%。其中尤以其他劳动性收入为最,在50户调查户中其他劳动性收入比去年同期人均增收222.45元,增长290.96%;(2)房屋出租收入是我县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均收入92.34元,增收21.45元,增长30.28%;(3)经营净收入人均收入113.16,增收12.63元,增长12.55%。 受春节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389.48元,比增15.35%。其中主要是食品、居住、电费燃料支出有所增加。 全县城乡居民在银行系统的储蓄余额达33.04亿元,比年初增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