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持续集聚 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来源 :泉州市统计局 时间:2021-07-16 20:55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泉州人民生活水平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水平的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使得人口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不断扩大的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提高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为泉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一、人口总量保持递增,劳动力规模逐渐扩大 

  人口总量的增加为泉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1921年以来,泉州人口再生产方式实现了健康化、优质化转变,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人口增长缓慢,生产力发展受制约(1921-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泉州的人口再生产处在“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缓慢,医疗条件落后,人口死亡率较高,约为25[1]。由于当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即使在35‰左右的高出生率情况下,泉州人口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1949年全市总人口仅为219.2万人[2]。土地改革前,主要社会生产资料土地集中在少数的地主富农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没有自己的土地生产资料,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2.人口高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增加(1950-198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泉州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医疗改善,为人口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基本保障,出生率保持高位,死亡率逐年降低,人口再生产类型向“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人口自然增长是该阶段人口主要增长动能。这一时期泉州人口出生率大多保持30‰以上,特别是1954年、1957年、1963年、1965年等个别年份出生率超过40‰。泉州人口死亡率由1952年的13.8‰下降为1982年的5.4‰,总人口由1950年的234万人增加到1982年的481.7万人,净增238.8万人,1951-1982年人口年平均增长22.8‰。随着人口总量的快速增加,泉州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劳动年龄人口从1953年的138.0万人增加到1982265.4万人,增加近1倍,为当时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1950-1952年,泉州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土改运动,农民拥有了土地生产资料,提高生产积极性。充足的劳动力与高涨的生产积极性有效促进当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 

  3.人口增长较快,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1983-2010年)。20世纪80年代开始,泉州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以后泉州人口出生率基本控制在15‰以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类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这一时期,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低位,但由于泉州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常住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全市常住人口由1982年的481.7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812.9万人,净增331.2万人,年均增长18.9‰;其中,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达到峰值623.5万人,净增358.1万人。民营经济大发展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同时充足的劳动力也推动了泉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4.人口平稳增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2011-2020年)。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计划生育调整后,泉州2014-2017年人口出生率出现短暂的反弹,这四年人口出生率提升到了13.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7.0‰。二胎效应释放后,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双双回落,由于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以及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2010年以来,全市人口增速有所回落,10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7.8‰,人口进入平稳增长期。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878.2万人,是1949年人口的4倍,人口总量连续55年居全省首位。其中,劳动年龄人口581.14万人,居全省首位。 

  二、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平均接受教育年限倍增 

  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国家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泉州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质的飞跃。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64年的3.01年提高到2020年的9.30年,提高2.09倍。与此同时,文盲人口的占比明显下降。文盲率由1964年的54.6%降到2020年的1.94% 

  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逐年提高。1964年,全市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 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全市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5.0%5.7%10.2%17.5%23.6%,呈现逐年提升态势。尤其是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显著提高,1982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仅有0.37%1990年为0.66%。进入二十一世纪,泉州高学历层次的人才不断增多,泉州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由2000年的1.87%2010年的5.71%提高到2020年的10.86%。总体来说,泉州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为泉州经济社会走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流动人口[3]规模显著增加,年龄结构总体优于全省 

  20世纪80年代之前,受经济发展、社会环境以及户籍制度等因素的限制,泉州人口流动现象并不普遍,这一阶段的人口迁移大多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有计划进行,大部分迁移人口连同户籍关系一起变动,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比例很小。 

  进入20世纪90年代[4],随着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泉州流动人口总量迅猛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占全市人口比重快速上升。1990-2000年,全市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从10.2万人增加到140.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提高到19.3 %,平均每年增加13万人左右。2000-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全市流动人口29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5.9%2020年为335.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8.2%,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4个流动人口。30年间,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了32倍,平均每年增加近10.9万人。 

  人口年龄结构总体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5.9岁,比全国人口平均年龄年轻2.9岁、比全省人口平均年龄年轻1.4岁。从分年龄段看,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14岁人口占比20.62%,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671.30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占比66.17%,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821.47个百分点;老龄人口占比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21%,分别比全国、全省低5.492.77个百分点。外来流动人口优化了全市人口年龄结构,为泉州集蓄了庞大的财富创造力。 

  四、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人口聚集效应明显 

  改革开放前,受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对人口流动的制约,泉州城镇化进程较缓慢。1955-1978年,全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直在8%左右波动,城镇化发展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明确提出实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泉州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泉州城区从“南北一条路、东西一条街”,发展成目前“一湾两翼三带多支点”空间开发战略格局。泉州古城提质、新城聚集协同推进,新城环湾、向湾、同城化步伐加快,2020年,泉州环湾建成区面积达235平方公里。环湾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县城加快扩容提质,小城镇综合改革顺利实施。1978-202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8.2%增加到68.5%,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市人口聚集能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泉州中心市区人口、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分别比2010年增长22.5%14.5%,增幅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4.5个和6.5个百分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泉州生产生活环境加速优化,人口规模持续拓展,人口素质显著提升。进入新发展阶段,泉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民生保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准确把握人口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增强泉州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方位推进泉州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和动力支撑。 

 

  注: 

  [1]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参考《现代中国人口》陈达(1892-1975年)。 

  [2]1982年以前的人口数据为户籍人口口径,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绝大部分人口都人户一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基本相等。1982年及以后的人口指标数据为常住人口口径。 

  [3]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和户籍地分开的人口,1990年及以前离开户口登记地的范围为县(市、区)、2000年及以后离开户口登记地的范围为乡(镇、街道)。 

  [4]1990年人口普查界定流动人口的时间跨度为一年,1995年及以后的1%人口抽样调查和普查界定人口流动的时间跨度为半年。 

                            

执笔:王秀华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