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泉州经济承压前行力保平稳
来源 :泉州市统计局 时间:2022-04-24 11:07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3月份,面对突如其来的本土区域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泉州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全省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全市经济承压前行,一季度主要指标增速虽较1~2月有所回落但总体仍保持正增长。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96.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7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61.74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1.40亿元,增长3.6% 

  一、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农业生产接续向好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65亿元,同比增长3.5%。一是种植业主要农产品量增价稳。种植业产值12.42亿元,增长4.0%。水果产量增长5.5%,茶叶产量增长5.7%,食用菌产量增长3.5%。二是畜牧业生产能力提高。畜牧业产值21.78亿元,增长3.8%。肉蛋奶总产量7.42万吨,增长3.9%,其中肉类产量增长4.1%3月末,全市能繁母猪存栏9.09万头,增长5.4%。三是渔业生产加快恢复。渔业产值26.80亿元,增长2.7%,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6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17.76万吨,增长2.8% 

  二、工业大盘稳中趋缓,产业链群基础稳固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一是企业增长面近7成。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两位数以上增长)、(产值个位数增长)、(产值下降)比例为58.810.630.6,企业增长面69.4%。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7.6%。二是产业链群基础稳韧性强。一季度,全市建材家居产业链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3%,机械电子产业链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三是重要物资生产供应有力。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医药制造业、健康食品、纸业印刷等民生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3%10.4%8.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原材料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14.1%16.7%。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布产量增长17.4%,化学纤维产量增长17.0%,建筑工程用机械产量增长32.2%。四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领跑。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1%,增幅居三大板块之首,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幅高出7.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全年的23.6%提高至25.5%。智能低碳产品增势良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13.0%,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20.5%,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增长34.0% 

  三、民生商品有效保障,消费结构趋向优化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7.02亿元,同比增长4.7%一是生活必需品供需平稳。疫情期间重点保供企业不停业,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便利店、超市、大型超市零售额分别增长37.5%9.3%1.2%。生活必需品消费保持增长,3月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类、肉禽蛋类、水产品类、蔬菜类等民生必需品限上零售额分别增长23.1%33.4%25.0%40.7%二是绿色健康智能类商品受到青睐。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绿色健康类商品更受青睐。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34.7%,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44.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01.3%三是线上市场有力保障供应渠道。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无店铺零售额增长24.3%,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零售额增长21.3%,网上购物、订餐及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保障特殊时期的生活供应。 

  四、投资动力有所恢复,工业项目带动明显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37.87亿元,同比增长2.5%一是工业投资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192.33亿元,增长47.7%,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37个工业大类中,30个行业大类投资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1.1%二是民间投资信心恢复。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365.90亿元,增长9.3%,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三是民生补短板投资规模扩大。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131.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22.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36.2%,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46.3个百分点。四是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增势良好。一季度,全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6.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3.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7% 

  五、一带一路贸易活跃,外资规模持续扩大 

  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609.7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出口467.3亿元,增长9.9%;进口142.4亿元,增长12.9%一是市场采购贸易保持增势。一季度,全市市场采购贸易进出口额135.9亿元,增长54.1%,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达22.3%二是民营企业占据主导。一季度,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423.8亿元,增长8.2%,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69.5%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过半。一季度,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19.6亿元,增长16.9%,占52.4%。其中,RCEP生效首季,全市对14RCEP成员国家进出口213亿元,同比增长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4.9%四是利用外资有序高效。一季度,全市新备案(核准)外资项目77个,合同外资28.55亿元、增长7.5%,实际使用外资22.68亿元、增长40.4% 

  六、财政收支增长加快,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一是财政收支增长双双加快。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77.77亿元,同比增长8.1%,比1~2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24亿元,增长16.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8.04亿元,同口径增长24.2%,比1~2月加快9.9个百分点。二是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317.80亿元,同比增长11.0%,比上月末加快0.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193.62亿元,同比增长10.8%,比上月末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4282.00亿元,同比增长8.6%,比上月末加快3.1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7元、同比增长6.7%。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1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44元,增长6.6%,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快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32,比上年同期缩小0.01。从收入来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6.3%7.9%4.9%8.6% 

  八、市场价格温和上涨,大类商品六涨二降 

  一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比1~2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4.2%,医疗保健类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2%;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2.3%,衣着类下降1.1%3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环比上涨0.1%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