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国家统计局
时间:2006-04-29 17:00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6年2月28日
2005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
图1 “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见表1),其中服务价格上涨3.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
表1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单位:%
指 标
|
全 国
|
|
|
|
|
|||
城 市
|
农 村
|
|||||||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
1.8
|
|
1.6
|
|
2.2
|
|
||
食 品
|
2.9
|
|
3.1
|
|
2.5
|
|
||
其中:粮食
|
1.4
|
|
1.5
|
|
1.3
|
|
||
烟酒及用品
|
0.4
|
|
0.3
|
|
0.5
|
|
||
衣 着
|
-1.7
|
|
-2.0
|
|
-0.9
|
|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0.1
|
|
-0.3
|
|
0.3
|
|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0.1
|
|
-0.4
|
|
0.5
|
|
||
交通和通信
|
-1.0
|
|
-1.6
|
|
0.3
|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2.2
|
|
1.3
|
|
3.8
|
|
||
居 住
|
5.4
|
|
5.6
|
|
5.2
|
|
||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7331万人,新增加970万人,净增加85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上年末持平。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89亿美元。2005年7月21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8.0702,比上年末升值2.56%。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3086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比上年增加5148亿元,增长20.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2.6%;销售利润率为5.9%,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4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6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6万公顷,减少6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31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56万公顷,减少1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74万公顷,增加18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8401万吨,比上年增加1454万吨,增产3.1%;棉花产量570万吨,减产9.8%;油料产量3078万吨,增产0.4%;糖料产量9551万吨,减产0.2%。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见表2)。
表2 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粮 食
|
48401
|
|
3.1
|
|
夏 粮
|
10627
|
|
5.1
|
|
早 稻
|
3179
|
|
-1.3
|
|
秋 粮
|
34595
|
|
2.9
|
|
油 料
|
3078
|
|
0.4
|
|
花 生
|
1434
|
|
0.0
|
|
油菜籽
|
1305
|
|
-1.0
|
|
棉 花
|
570
|
|
-9.8
|
|
糖 料
|
9551
|
|
-0.2
|
|
甘 蔗
|
8760
|
|
-2.5
|
|
甜 菜
|
791
|
|
35.2
|
|
烤 烟
|
241
|
|
11.5
|
|
茶 叶
|
92
|
|
9.8
|
|
水 果
|
16076
|
|
4.8
|
|
蔬 菜
|
56284
|
|
2.2
|
|
图2 “十五”时期粮食产量与增长速度
全年肉类总产量7700万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牛、羊肉分别增长5.6%和9.3%。全年水产品产量5100万吨,增长4.0%。
全年木材产量4746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8.7%。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2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3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6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425亿元,增长16.4%(见表3);产品销售率98.1%,与上年持平。
表3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
增加值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
|
66425
|
|
16.4
|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26063
|
|
10.7
|
|
其中:集体企业
|
2581
|
|
12.4
|
|
股份制企业
|
32173
|
|
17.8
|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18977
|
|
16.6
|
|
其中:私营企业
|
11807
|
|
25.3
|
|
其中:轻工业
|
20585
|
|
15.2
|
|
重工业
|
45840
|
|
17.0
|
|
图3 “十五”时期工业增加值与增长速度
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0.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5%;发电量24747亿千瓦小时,增长12.3%;原煤21.9亿吨,增长9.9%;原油1.81亿吨,增长2.8%。
主要原材料产品中,粗钢产量3.52亿吨,比上年增长24.6%;钢材3.97亿吨,增长24.1%;水泥10.6亿吨,增长10.0%;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3.2%;硫酸、纯碱、烧碱、乙烯等主要化工产品增长9.9%至21.4%。
汽车产量570万辆,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轿车277万辆,增长19.7%。
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手持机、微型电子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3%至35.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7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表4 200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纱
|
万吨
|
1440
|
|
11.5
|
|
布
|
亿米
|
470
|
|
11.9
|
|
化学纤维
|
万吨
|
1618
|
|
13.6
|
|
成 品 糖
|
万吨
|
903
|
|
-12.6
|
|
卷 烟
|
亿支
|
19560
|
|
4.4
|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8283
|
|
11.5
|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2986
|
|
-0.7
|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6765
|
|
5.9
|
|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
亿吨标准煤
|
20.6
|
|
9.5
|
|
原 煤
|
亿吨
|
21.9
|
|
9.9
|
|
原 油
|
亿吨
|
1.81
|
|
2.8
|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500
|
|
20.6
|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24747
|
|
12.3
|
|
其中:火电
|
亿千瓦小时
|
20180
|
|
12.4
|
|
水电
|
亿千瓦小时
|
4010
|
|
13.4
|
|
粗 钢
|
万吨
|
35239
|
|
24.6
|
|
钢 材
|
万吨
|
39692
|
|
24.1
|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1635
|
|
13.2
|
|
其中:精炼铜(铜)
|
万吨
|
260
|
|
18.1
|
|
电解铝
|
万吨
|
779
|
|
16.4
|
|
氧化铝
|
万吨
|
851
|
|
21.9
|
|
水 泥
|
亿吨
|
10.6
|
|
10.0
|
|
硫 酸
|
万吨
|
4529
|
|
15.3
|
|
纯 碱
|
万吨
|
1467
|
|
9.9
|
|
烧 碱
|
万吨
|
1264
|
|
21.4
|
|
乙 烯
|
万吨
|
756
|
|
20.0
|
|
化 肥(折100%)
|
万吨
|
5220
|
|
8.6
|
|
发电设备
|
万千瓦
|
9200
|
|
28.9
|
|
汽 车
|
万辆
|
570
|
|
12.1
|
|
其中:轿车
|
万辆
|
277
|
|
19.7
|
|
大中型拖拉机
|
万台
|
16.2
|
|
42.7
|
|
集成电路
|
亿块
|
266
|
|
12.9
|
|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7721
|
|
1.3
|
|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
万台
|
30354
|
|
6.4
|
|
微型电子计算机
|
万台
|
8084
|
|
35.3
|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51亿元,增长32.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420亿元,增长28.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967亿元,增长6.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975亿元,增长47.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818亿元,增长13.8%;上缴税金1099亿元,增长1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投资13508亿元,增长18.0%。
图4 “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长速度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0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第一产业投资823亿元,增长27.5%;第二产业投资31598亿元,增长38.4%;第三产业投资42675亿元,增长20.0%。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5.6%;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33.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9.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1.1%;纺织业投资增长38.0%;教育投资增长8.4%;卫生投资增长28.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商品房竣工面积48793万平方米,增长14.9%。商品房销售额18080亿元。其中,现房销售额占35.5%,期房占64.5%。
表5 “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 标
|
单 位
|
2001-2005年累计
|
|
|
||
其中:2005年
|
|
|||||
新增发电机组容量
|
万千瓦
|
17655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