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市统计局第二批轮换到霞淮社区参加抗疫工作的下沉干部,党员王志辉个人形象可谓十分鲜明。一米八的大高个,魁梧粗壮,但戴着半框眼镜,笑起来一脸和气。别看他话不多,做起事来一点都不马虎,有板有眼、冲锋在前。要么在核酸检测场地穿着“大白”测温扫码,要么在封控楼栋24小时执勤点前恪尽职守,要么在搬运困难群众慰问物资的路上,要么在协助医护人员封装采样试管的桌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是“哪儿有困难哪儿有我”的“螺丝钉”,还是居民们交口称赞的“贴心人”。
还记得前几天阴雨连绵、地面湿滑,正在核酸采样现场穿着“大白”维持秩序的他,一眼瞥见一位老人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他二话不说,立即跑上前去搀扶,以免老人家鞋底打滑失足摔倒。老人感激地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啊小伙子,这些天你们每天天还没亮就来帮我们测核酸,太辛苦啦,我还没机会好好跟你说声谢谢呢!”他谦虚地摆摆手,指了指一旁的医护人员,示意她们才是最辛苦的人。
在霞淮社区全域被确定为封控区的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刺桐明珠小区的执勤点准备交接班。考虑到该小区1、2、3栋的住户可能还未适应封控区的管控要求,他留了个心眼,先到小区四周察看一番,竟然发现小区外的空地上,一位猪肉贩带着老婆孩子卸下一车猪肉正准备开卖,而不远处已有群众零零星星地走过来要买肉。他当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面打电话向队长报告,一面赶紧冲到猪肉摊前着手劝离群众。有的群众无奈表示,之前家中没有囤积食物,这几天没菜没肉,做不了饭。他让群众不用担心,只要耐心等待社区通知,稍后通过手机团购下单,就会有快递小哥配送上门。眼见还有个别群众迟迟不肯离去,他动情地说:“知道大家这些日子不容易,但封控区就是要‘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只有安心居家,才能阻断病毒传播。要是都跑来买肉,万一有一个人是阳性,那大家都得去隔离!” 经过一番设身处地的劝解,群众的思想做通了,陆陆续续返回家中,猪肉贩一家也接受了批评教育,承诺封控期间不再出来摆摊。辖区派出所也在指挥部协调下,部署加强对这一片区的巡逻。一个疫情传播的隐患苗头,就这样被迅速而高效地化解了。
粗略算起来,王志辉来到霞淮社区已有近10天了,居民们对这位每天风雨无阻出现在核酸采样现场的大个子也日渐熟悉,有人戏称他的服务是“从头到脚”,即从手持额温枪测温,到配发中药包和各种食品物资,到给小区保安赠送防疫衣物,再到给全体住户分发中药足浴液,算得上是无微不至的小区“守护神”,他总是笑着说“不敢当”。只有群众真正满意了,他才会偶尔放松下来露出憨憨的笑容。
疫区就是战区,王志辉只是市统计局抗疫工作队的一个缩影,像王志辉一样驻守在霞淮社区的与疫情搏斗的,还有成百上千的市直党员干部。他们一个个不怕苦、不怕累,舍“小家”、顾“大家”,为的就是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一份安宁。
群众的安危是战斗的号角,
逆行的统计人争分夺秒。
肩上扛的是人民的重托,
心中装的是万家灯火。
高高飘扬的党旗指引大家携手抗疫,
共产党员的底色让我们无所畏惧。
平凡的身影只为守护无数个你,
所有的胜利都来之不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