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投资建设筑强引擎 项目创优谱写新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泉州系列分析报告之七
来源 :泉州市统计局 时间:2024-09-30 15:41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来,泉州固定资产投资经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紧抓发展机遇,以投资促发展,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忆往昔,砥砺奋进 

  (一)起步探索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泉州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工业几乎空白。这一时期,泉州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发展上,修建重要干线公路和桥梁,建成源和堂蜜饯厂、面粉厂、麻纺织厂等地级企业和安溪茶厂等县级企业。 

  (二)快速发展阶段(1979—2012年)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紧抓历史发展机遇,投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的纺织鞋服、石油化工等行业企业通过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进入21世纪,泉州开始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道路,相继开工建设百宏化纤、石狮鸿山热电厂、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量质齐升的态势。1979—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5%。 

  (三)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泉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更加注重投资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2013—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7%。2022年和2023年接续开展“项目攻坚年”和“项目奋战年”活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0.3%和11.5%,增速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 

  二、观今朝,成绩斐然 

  (一)壮实体,工业投资蹄疾步稳 

  新中国成立初期,泉州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大批现代化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2013—2023年,全市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2.0%,年均增速高于全市投资2.3个百分点。2023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9.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38.0%,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9个百分点。 

  (二)添活力,民间投资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泉州民间投资从无到有,逐步成长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的出台,民间投资潜力不断释放。2013—2023年,全市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1.2%,年均增速高于全市投资1.5个百分点。2023年,全市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59.5%,占比较2013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三)显特色,新兴产业风起云涌 

  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持续加大新兴产业布局。一是大数据产业欣欣向荣,快速抢占发展先机。泉州积极融入数字福建发展大局,大力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2013—2023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8.4%。二是大旅游产业投入加大,消费供给同步增长。2023年,全市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增长40.2%,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10.6%。三是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积极打造储能电池、光伏装备制造基地。2023年,全市能源投资增长37.7%。 

  (四)惠民生,社会事业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对教育、卫生等重要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是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形态日趋均衡。2013—2023年,全市教育投资年均增长20.1%。2023年末,全市拥有高等院校18所,中等职业学校39所,普通高中133所,普通初中203所,小学1228所,幼儿园1667所。二是医疗卫生持续投入,服务体系不断优化。2013—2023年,全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年均增长22.0%。2023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610个,实有床位数48824张。 

  2024年,泉州正实施“项目创优年”活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点、线、面”多维度同步推进,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强的重大投资项目正从蓝图走向现实,谱写新时代的华美乐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