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来源 :福建省统计局 时间:2010-03-16 10:10 浏览量:
保护视力色:

2010-02-25
                    
 
福建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 
2010年2月10日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坚决实施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按照省委八届三次、五次、六次全会的部署,采取有力措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4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2.8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5812.42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954.24亿元,增长12.5%。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7.4%,上半年增长8.5%,前三季度增长1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051元,比上年增长11.3%。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与上年比略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7∶49.1∶40.2调整为9.9∶48.6∶41.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8%,其中,服务价格下降0.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6.8%。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厦门、泉州两市房屋销售价格分别下降0.2%、1.0%,福州市上涨0.2%。
表1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8
-1.7
-2.1
食品
-1.0
-0.5
-2.0
其中:粮食
3.0
3.7
1.4
肉禽及其制品
-10
-9.9
-10.0
油脂
-19.6
-19.9
-18.8
鲜蛋
1.5
1.3
2.2
鲜菜
5.5
4.4
9.4
鲜瓜果
11.9
13.0
7.6
烟酒及用品
2.1
2.3
1.9
衣着
-3.7
-3.4
-4.3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3
0.8
-0.9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3
1.7
0.6
交通和通信
-3.1
-3.4
-2.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7
-2.0
-1.0
居住
-5.2
-5.4
-4.9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2169.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15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75.0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67.2万人,全年有9.4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16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932.30亿元,增长11.9%;财政支出1403.82亿元,增长23.4%。全省国税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1126.97亿元,增长10.2%;全省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893.69亿元,增长15.9%。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37.57万吨,比上年减排0.67%;二氧化硫(SO 2)排放量41.97万吨,比上年减排2.15%,完成了年度减排目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度下降目标预计可以完成。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001.08亿元,比上年增长5.0%。
       粮食种植面积1846.52万亩,比上年增加31.11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296.90万亩,增加5.07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3.51万亩,增加2.59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65.76万亩,增加4.7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79.56万亩,增加13.5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66.87万吨,比上年增加14.54万吨,增产2.2%,其中稻谷515.33万吨,增加6.52万吨,增产1.3%。
表2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666.87
2.2
  春收
31.57
12.3
  夏收
145.43
3.2
  秋收
489.87
1.4
油料
26.28
3.5
其中:花生
24.63
2.8
      油菜籽
1.46
15.9
糖料
65.55
-7.6
甘蔗
65.55
-7.6
烤烟
14.46
4.4
茶叶
26.57
7.4
水果
645.43
2.1
蔬菜
1448.02
2.8
食用菌
72.37
1.8
 
       肉蛋奶总产量219.50万吨,比上年增长1.0%。肉类总产量175.19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4.6%、1.2%和5.8%,禽肉下降2.3%。奶产量15.56万吨,增长4.6%。
       水产品产量569.7万吨,增长2.8%。其中,淡水产品产量71.7万吨,增长6.5%;海洋捕捞204.9万吨,增长0.8%;海水养殖293万吨,增长3.3%。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9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4.99万亩。
       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18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预计706.52亿元,增长9.0%,带动农户276.84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491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85.23亿元,增长13.0%。工业产品销售率97.42%,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25.78亿元、2145.10亿元和1926.96亿元,分别增长8.1%、8.2%和18.9%。
表3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4585.23
13.0
其中:国有企业
225.78
8.1
集体企业
63.56
18.6
股份制企业
1926.96
18.9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2145.10
8.2
其中:私营企业
1261.81
22.8
轻工业
2263.16
15.7
重工业
2322.07
10.6
       规模以上工业的37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1.9%,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2.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2%,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增长15.0%,纺织业增长13.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9.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75.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569.03亿元,增长11.4%。其中,机械装备业实现增加值728.37亿元,增长6.9%;电子信息业实现增加值385.18亿元,增长12.0%;石油化工业实现增加值455.48亿元,增长18.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92.96亿元,比上年增长7.8%。
表4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万吨
158.04
24.4
亿米
27.12
10.0
化纤
万吨
183.66
15.1
成品糖
万吨
5.85
-18.9
卷烟
亿支
798.17
6.4
新闻纸
万吨
24.34
-13.1
彩色电视机
万台
681.84
16.6
原煤
万吨
2466.13
9.7
原油
万吨
706.00
129.8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170.71
7.8
粗钢
万吨
765.04
21.2
钢材
万吨
1341.89
21.5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1.13
3.5
其中:铜
万吨
1.82
15.1
          铝
万吨
7.48
-0.9
水泥
万吨
5446.50
25.3
硫酸
万吨
51.33
11.1
纯碱
万吨
19.91
5.6
烧碱
万吨
21.64
-23.7
化肥(折100%)
万吨
59.67
3.7
发电设备
万千瓦
137.20
115.0
汽车
万辆
13.50
52.0
其中:轿车
万辆
8.17
169.0
集成电路
亿块
0.11
115.8
程控交换机
线
8269
-20.6
移动电话机
万台
671.50
-4.8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台
607.20
-6.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84.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288.73亿元,增长22.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445.16亿元,增长55.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71.70亿元,增长27.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84.66亿元,增长29.6%。
全年全部工业产品(采掘业和制造业)销售收入中,销往省内的比重为35.3%,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销往省外的比重为32.2%,上升1.3个百分点;销往境外的比重为32.5%,下降2.4个百分点。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9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全省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62.29亿元,增长1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006.93万平方米,增长4.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682.20万平方米,下降1.6%;实现利润60.59亿元,增长16.7%;税金总额79.02亿元,增长1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城镇投资5679.44亿元,增长21.0%,农村投资682.59亿元,增长12.6%。
表5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       标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362.03
20.0
城镇
5679.44
21.0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2645.53
21.2
农村
682.59
12.6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6.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1%。
表6  2009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行            业
投资额
(亿元)
比上年
增长(%)
总计
5679.44
21.0
农、林、牧、渔业
49.78
66.3
采矿业
63.91
51.8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4.32
87.9
制造业
1515.39
14.0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60.80
52.7
        食品制造业
46.45
97.6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11.26
-27.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68.84
15.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18.12
14.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6.52
25.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5.96
49.9
        金属制品业
58.44
14.2
        通用设备制造业
70.78
19.9
        专用设备制造业
50.95
28.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05.35
28.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78.81
32.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9.12
-20.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69.95
20.2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08.75
15.5
建筑业
25.43
73.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71.84
48.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47.38
15.9
批发和零售业
92.54
72.9
住宿和餐饮业
86.36
33.1
金融业
16.91
10.8
房地产业
1268.95
5.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5.50
13.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4.67
40.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58.73
39.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7.13
164.5
教育
89.71
25.6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43.52
36.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5.79
-5.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45.88
1.1
       房地产开发投资1136.35亿元,比上年增长0.6%。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743.30亿元,增长1.0%;办公楼投资37.84亿元,增长53.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7.29亿元,增长7.9%。商品房销售面积2723.23万平方米,增长67.5%。商品房销售额1478.22亿元,增长107.4%。在建(含配建)廉租住房164.5万平方米,年底前竣工7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施工面积383.58万平方米,增长18.1%。
表7  2009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
亿元
1136.35
0.6
  其中:住宅
亿元
743.30
1.0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11681.15
1.9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8856.81
2.4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2416.06
-13.6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855.93
-16.4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2240.26
17.5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690.85
18.8
房屋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2723.23
67.5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2420.83
93.7
本年资金来源
亿元
1936.01
35.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